1)第三百七十一章 赤地千里民心伤_驸马快跑,公主要跟你拼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灾害,可以导致一个盛世王朝顷刻间覆灭。古往今来,可怕的不仅仅是自然灾害,天灾面前更多的还是人祸。

  天灾人祸之下,百姓们活不下去就会造反。一旦造反,必然又会给王朝带来沉重的灾难。

  谁也没有想到,在京城永寿城与西北边关蓝州之地中间的河南大地,会爆发如此可怕的旱灾。

  数月以来天空都是艳阳高照,不见半点雨星。河流干涸、土地龟裂,禾苗枯萎,烈日当空。

  久旱必有蝗,旱灾伴随着遮天蔽日的蝗灾。对于百姓们来说,更是一场可怕的噩梦。

  要命的是,大昌这个时代的人一样的愚昧。他们对于蝗虫,有着本能的畏惧。蝗虫,被认为是神物,百姓们不敢轻易地去捕捉,他们认为这会招来更多的厄运。

  就连所谓的开元盛世,唐朝开元三年,发生了一场特大的蝗灾,使整个山东地区几乎没有粮食,导致了大范围的饥荒。到处都是饿死的人,路边贩卖儿童和妇女是非常常见的,最终,人们因饥饿变得疯狂,甚至开始易子而食,蝗灾持续了将近三年,也没有人敢去管这场灾情。因为蝗虫和皇帝是谐音。

  王朝的统治者一直主张皇权的自然授予,这意味着他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而他自己就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无知的官员都认为他可能由于执政不佳,这些虫子是上天派来惩罚它们的,所以灾难的情况越来越糟,大

  量饥民开始离开家乡,前往河南、北京、天津和其他离山东最近的地方。

  在古代,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吃上一顿饱饭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百姓们不仅需要向朝廷缴纳繁重的赋税,而且往往一年下来都没什么好的收成。

  古人大都比较迷信,对于蝗虫却是非常敬畏的。他们认为是自己犯下了什么过错从而惹怒了天神。所以天神就派蝗虫来到人间惩罚世人,所以惊慌失措的百姓们不但不会攻击蝗虫,反而会准备贡品对其进行祭拜。

  而且古人对于张牙舞爪的蝗虫有着本能的畏惧,他们不确定这玩意儿能不能吃,吃了会不会中毒。

  实际上,确实是有一种蝗虫有毒。这种蝗虫没有翅膀不能飞翔,据说有一定的毒性。

  普通的青色蝗虫是无毒的,但群居蝗虫在高密度的刺激下将启动CYP305M2基因,这种基因能够将苯丙氨酸转化为一种叫做苯乙醛肟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快速水解成苯乙腈。而苯乙腈将作为嗅觉警告信号对其天敌产生强烈的排斥性,当群居飞蝗受到攻击时,将产生剧毒氢氰酸。

  当然,蝗虫有毒来源真实性并不可考。可是大多数人,对于蝗虫还是有着本能的畏惧。

  《资治通鉴》记载,唐朝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在御花园中游玩,他看到肆虐的蝗虫心烦不已,便随手抓住了一只放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