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1章 不可伐_魏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1章不可伐

  的确,今岁孙权不打算兴兵来犯淮南。

  不止于岁初蜀国没有兴兵以及去岁诈降失败的缘由,更因为孙权有着一颗向往大海的心。

  那也是迁都来建业后的必然。

  先前曹丕受禅而刘备称帝,孙权便定都在武昌,意图将荆襄战线作为吴国基业的突破口。

  毕竟,如若吴国能全据襄樊的话,不管北上取宛洛还是东去取豫兖等中原腹心之地,皆可令吴国成就霸业。

  只不过,魏江夏太守文聘镇守的石阳城太难攻下了。

  孙权努力了许多次,都无法攻下石阳城令江东精髓水师逆着汉水而上控制襄樊。

  且文聘还十分长寿。

  长寿到白发人送黑发人,只能收养了继子文休作为继承人。

  故而,在襄樊战线无法取得实际性成效的孙权,甫一称帝便将便把都城迁回了建业,打算以石亭之战的敌我优势逆转,将北图中原的希望再次寄托在淮南战线上。

  当然了,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早年江东在淮南战线的败绩,可是要比在荆襄多得多了。

  如此情况下,孙权也有了“穷则变”的心思。

  就如三次伐吴的曹丕,吸取了魏武曹操终其一生都无法突破濡须口的教训,便将破吴的希望寄托在横江浦以及广陵郡的长江口一样;始终无法攻破合肥城的孙权,也想用精锐水师寻到希望的曙光。

  他以向辽东买马为由,派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非魏国那位)率领上百艘规模的船队北上联络公孙渊。

  江南之地不产马,而北伐魏国不可无有骑兵。

  但不管是早年交州刺史士燮臣服江东之时,还是如今蜀吴两国共盟后,江东都陆续从益州南部购置了大量的滇马。只是这些滇马在山脉纵横之地如履平地,却无法在平原上与魏军匹敌;而辽东与游牧之地相接,良马自是不缺的。

  且孙权遣人去辽东,也不止于想求购战马。

  辽东公孙氏一直都是割据的存在,也是魏国后方的隐患之一。

  如若江东与辽东联盟了,此后魏国与辽东隔海对望的青州,就难以遣兵马南下支援淮南抵御吴兵了。

  也算是远交近攻、此消彼长的庙算吧。

  至于辽东愿不愿意与江东联盟,孙权到不需要担心。

  早在石亭之战后,公孙渊便主动遣使来江东联络,表示愿意脱离魏国臣服于吴国。

  自然,什么脱离魏国转来依附吴国的,在没有实际利益纠葛之前,就是一句示好建立交情的客套话。整个江东都知道,那时候的公孙渊之所以遣使来,不过是迫于自身的利益,故而才想寻个外援而已。

  因为在那个时候,公孙渊才刚刚将从父公孙恭囚禁,自立为辽东之主。

  这种篡权自立的做法,他肯定是担心魏国发兵来征伐的。

  毕竟,公孙恭在文帝曹丕的时候,就被封为车骑将军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