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九章 臣惧后世千夫所指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然少不了一番低声窃语,可是此刻却是丝毫不多作声。

  他格外沉重且又坚定的迈进了延和殿中,神色坚毅而无惴惴不安之心。

  在见到赵恒的那一刻立刻行礼道:“罪臣杨秉叩见官家!”

  赵恒余怒未消,可是脸上却是平静的没有任何波澜起伏之色。

  而是坐在丹墀的御座上,手里拿着的正是御桉上杨秉所呈交的奏折。

  语气平静的说道:“既自知罪臣,可知在何处?”

  那语气明明如此平澹,却是让人觉得不寒而栗与心中沉闷。

  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自然不会畏畏缩缩的瞻前顾后了。

  索性就打开天窗说亮话:“臣的罪责在于官家有过错并未第一时间便谏言这是其一,其二臣…”

  可话还挂在嘴边没说出口便被赵恒所打断,语气低沉道:“莫要与我说这些冠冕堂皇之语,说说吧,你一个小小的太常礼院院事从六品秘阁修撰竟然敢直言犯谏,说说你背后站着的是何人?”

  “是齐牧还是吴恕,亦或是萧钦言?”

  这三人的名字无论是哪一个在朝中都是影响力十足的中枢相公,可见赵恒此刻的愤怒和疑心到了何种程度。

  杨秉此刻并没有去拉他人下水的打算,而是面不改色的答道:“皆是臣一人的主意,与朝中诸位相公无关干系!”赵恒一时气愤竟然直接站起身来,手怒指着杨秉道:“我原以为你素来稳重沉着,将来可为太子肱骨之臣,竟然值此重要时机递上奏章来指责于朕,这朝中诸位臣工独你是忠臣,直臣?”

  说着将手中奏章扔到了杨秉的面前,正是杨秉所书的奏章。

  杨秉并未表露出诚惶诚恐之色,而是面不改色将扔在地上的奏折高高举起道:“陛下,臣今日前来便已经抱有君仁臣直,以身殉道之心,因为臣相比起此刻的恐惧,更加畏惧后人的指责,言朝中衮衮诸公值此时机竟然无一人敢为民请命!”

  赵恒怒不可遏道:“朕的身边不需要汲暗和魏征,我并非到了老而昏聩之时!”

  说着语气也软了下来道:“你此刻若是及时悔悟,朕答应可以宽宥!”

  可杨秉却没有丝毫退让继续言道:“陛下如今河北之地,川陕四路皆是饥寒待毙之婴儿,若是命那些道众去往灾地,那么百姓不过是刀俎待割之鱼肉。”

  说至动情处,顿了顿道:“陛下一意玄修,不以百姓之心为心,不以百姓之命为命,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正因为陛下对臣的信任这时才不得不谏言,否则将致陛下于不义!”

  “那河北之地,川陕四路百万黎民无不视陛下为父,无奈陛下不将那百万黎民视作子民!”

  杨秉的每一句话都让这大殿内的其他人心惊胆颤,每一句话都像是一座大山压在心头。

  唐太宗听受魏征的谏言成了千古美谈,可是那面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