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意外扬名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依旧无法做到澹然处之。

  欧阳旭也在口中呢喃,他叩问自己何曾几何时也曾有过如此赤子之心,可是在落第之后他所想的便是那条青云之路。

  他喃喃自语道:“杨文瑜你不过是未曾受过挫折与磨难罢了,终有一天你也会与我一样,抛弃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这番话无异于是唤醒了多少人的初心,有些正当年少的读书人心里所想的都是报效家国,这番话无异于说出了自己的心意。

  他们不吝于极尽溢美之辞,如萧钦言这样宦海沉浮的老臣,也不禁面色凝重的说了句:“这四句可为天下读书人的名言警句”

  他遥想当初自己何曾不是一心报国,为这天下黎明百姓可是一路的崎区让他愈发的看不见了那道光而已。

  那身着青衫的儒雅男子,轻声呢喃着:“杨秉,杨文瑜”

  像是要将这个名字牢记在心里一样,这几句不知让多少心有不甘之心哑然失声。

  而那薄纱之后的柳云止也不禁有些失神,口中呢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何等的心胸,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至诚君子!”

  她从卖入雍翠阁的时候,见她容貌好就有人教她诗书,为了吸引那样读书人。

  可是圣人典籍可以使人明心见性,让她知道风骨所为何?

  今日她方见到,何为读书人的风骨她似是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身影。

  ……

  杨秉终究没有进入那名妓柳云止的闺房之中,即使有周柏的有意撺掇下也没有配合。

  不过经今日一事过后这雍翠阁的生意将再拔高一筹,这柳云止的名声也成了这苏杭第一名妓。

  多年后在这临安府,还有人流传着这等趣事。

  杨秉并没有因此事而得意忘形,反而更加的沉心静性,因为他明白这外界的铺天盖地的赞誉,同样也能变成骂名。

  唯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就像那句所说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才是正常人。

  在这周府时还收到了这柳云止的书信,信中无非所说的是仰慕其才华希望能够得以相见,可杨秉写信以如今读书为主要,委婉的回绝了。

  他明白这封信不一定就是那柳云止亲自所写,那雍翠阁不过是想借他之名将柳云止的名声再拔高一筹。

  毕竟那一日的杨秉选择了直接离开,有人说杨秉乃是至诚君子不好美色,也有人说他家有悍妻惧内不敢前往种种流言四起。

  可唯独没有人说是因为杨秉没有看上柳云止的姿色,毕竟作为名妓第一个需要过关的就是容貌了。

  ……

  在一处阁楼里,一位女子对着镜子描画着眉毛。

  对着身后的人儿说道:“阿楠,能和我说说那文瑜先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吗?”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