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强本弱末之论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若是真的要谢恩,应该去寻官家而并非是老夫!”

  “老夫不仅仅没有帮到你而且还横插了一脚,本来官家的本意是授你太常寺奉礼郎兼太子舍人,可是老夫提出异议官家方才作罢!”

  这太子舍人东宫职官也可以称东宫官,如今当朝东宫官多是虚职,可是有了这个这个职位,那么他就是东宫僚属,将来的官家最亲近的一部分人。

  可谓是一份十分光明的前途,不过面对柯政的这番话杨秉不仅仅不生气反而作揖道谢。

  柯政抚须笑着的看着他说:“你难道不恼怒老夫的这番作为,让你断了一条青云路!”

  杨秉十分谦逊的说道:“学生听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如今学生在汴京城中声名愈显,此刻再出头定然成为众失之的。”

  他自进汴京以来,多是抱着低调行事做事的原则,可是事件的发展却往往背道而驰。

  还未进京,他在杭州所书的那一篇与师说便已经传遍汴京,科举结束后他又是唯一一位三元及第的今科状元。

  若是仅仅在士林中有名声这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在官场之上新人还是低调一些更好。

  柯政笑着说:“老夫从不与人解释任何事情,无论文瑜在心中是怨怼还是感激我也并不在意!”

  他话虽然这么说,可是语气却是比刚刚更加温络了些。

  杨秉这才明白原来是自己想错了,没有想到竟然是官家有意让自己留京的。

  因为在他的所想中,他们进宫面见官家授予官职也不过是走一个过场,他们的官职都已经有吏部讨论好了。

  欧阳旭那只是一个意外而已,可没有想到自己也成了特殊的那一个。

  “文瑜如今也已得官身,汝可曾想过何为为官之道?”

  杨秉刚刚饮完茶汤平复思绪,没有想到突然会面对柯相公的考教。

  一旁的柯随就像是在课堂上听课的学生一样,认真的在一旁听着不发一言,他觉得每次老师与父亲之前的对答都对自己受益匪浅,虽然初始似懂非懂可是事后却是能够感悟颇多。

  他犹记得第一次来柯府之时是来考教他的文章,如今这一次是则是为政之道,也是为官之道。

  这是考量他实干的才能,文章做的好不一定为官就做得好,善于权谋也不一定就是为百姓谋福祉的能臣。

  杨秉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站在原地思索何为为政之本?何为治民之纲?

  他是否能够做到将文章化作致用之道,他的优势胜在逻辑思维能力远远胜过常人,不仅仅是强大的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样是他的利器。

  他遍观历史上下将能臣统一分析,于是概括出了为官当重在务实。《韩非子中有言勐将必起于卒伍,宰相必发于州郡,空谈乃是误国唯有务实去虚才是为政之根本,只有从基础开始做起才能总结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