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七章 各方算计,是非曲直_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非川之战结束六年之后,唐朝终于无法忍受吐蕃的多次骚扰,决定将目光从东边收回,转而投向盘踞西域的异族。

  仪凤元年闰三月初一,吐蕃侵犯鄯、廓、河、芳四州;

  二十九日,吐蕃侵犯叠州。

  仪凤二年,也就是今年五月,吐蕃侵犯扶州。

  正因为如此,平息完半岛的不安定因素,解决这个野蛮国家,成了帝国的当务之急,否则西域将会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而在天皇李治看来,吐蕃攻占西域以及大非川之战中的失败,是其一生光辉形象中的刺眼污点。

  在驭龙宾天之前,必须要彻底完成清算,向世人和那些番邦小国们证明大唐是不可战胜的!

  诏书《令举勐士敕》之中,更是直接说明吐蕃在这几年十分不安生,而大唐对其始终采取克制态度,比止令镇遏,未能即事翦除。

  这种情况下,吐蕃仍旧不知好歹,反而变本加厉,如今已成为国家不得不铲除的蛮族势力了。

  故而,各地百姓选择踊跃参军,希望一血国耻,彻底剿灭吐蕃。

  十八万大军!

  这个上报过来的数字非常夸张,哪怕大部分是辅兵,所形成的战力仍旧非常可观。

  如今,庙堂之内,朝中众臣议论纷纷,毕竟上次大非川失败的原因为将帅不和,所以此次任命将帅,必须慎之又慎。

  到底该选谁呢?

  说实话,因为孟凡对历史了解不算特别多,只知晓大非川之败,却不清楚后面一系列相关战争。

  一番争执之中,深受皇帝信任并在朝中担任中书令,也就是宰相一职的李敬玄被推上台前。

  不可否认,唐朝时文武分途还未完全实现,士人们大多是能文能武,可以做到:文能安邦平天下,武可鞍马定乾坤。

  奈何无论孟凡怎么看,都不觉得前方那个看起来很儒雅的老头,是什么好人选,他真没有那种果决劲儿。

  可是,今上态度很明确:

  非他莫属。

  至于原因,前辈军将推举!

  若是旁人倒也没什么,可推举之人乃是常年镇守边疆,防范吐蕃的名将刘仁轨!

  昔年薛仁贵因大非川之战中的失败而声望尽失,为了防范吐蕃的骚扰,朝廷又必须派一名大将前往河陇地区镇守,收拾残局。

  那时候,李治举目望去,突然发现朝中似乎没有可拿得出手的大将了,太宗文皇帝留下的李绩死了,苏定方也死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吃了大败仗。

  万般无奈之下,朝廷决定再次征召已经称病致仕的名将刘仁轨,任命其为陇州刺史,镇守河陇地区,防范吐蕃侵扰,而他确实做的很好,深得帝心。

  后来出镇辽东,亦大有作为。

  可关键在于,李敬玄知晓这里面有圈套,事实上他和刘仁轨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积怨已深,且深到让双方都可以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也要把彼此拖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