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6章 回府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6章回府

  …

  这一番吟诗插曲,并未形象队伍行进速度,待高冲去后面检查辎重时,刘弘基打马跟来,将高冲拉到一遍。

  “攸之,你可知于仲谧为何刁难你?”刘弘基看了看前后,低声附耳道。

  高冲摇头一笑,“无非见我志得意满,心生嫉妒而已”。

  见得高冲不以为意,刘弘基直摇头,直说道:“看来你不清楚于仲谧此人,他便是这京兆人氏,我往日有所了解。

  其曾祖于谨乃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后进封燕国公,身世显赫,但到其父于宣道时,已稍显没落,仅剩子爵在身。

  堂堂关陇于家,曾经与李杨二家并列,如今家主却仅为子爵,到于志宁更是入仕县令一职,无任何爵位。

  因此于志宁深以为耻,愤而弃官回乡,以重振于家为己任,口口声声必不离往日于氏荣光,这么说,伱应该明白吧?”

  高冲听得目瞪口呆,岂止是明白,简直是太明白了,从听到于谨进封燕国公,高冲便明白了。

  到于志宁父亲于宣道这一代,仅为子爵,官职也仅为从五品的舍人,尽管也是显职,但要知道,于志宁的曾祖于谨可是跟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独孤信(宇文毓、杨坚岳父)这等猛人平起平坐的,于志宁一心振兴于家,让于家重回八柱国、燕国公那个巅峰。

  奈何高君雅入京即被封为燕国公,获得于家先祖的爵位,而高冲不过十八,便是总领诸曹,位在于志宁之上。

  这让才高气傲、秉性刚直的于志宁如何能服气,特别是高冲还如此张扬。

  “多谢弘基兄告知”,面对刘弘基的好意,高冲行礼谢道,“不过我行事向来问心无愧,他心中不服,那便让他自顾自抱怨去吧,需知牢骚太盛防肠断啊”。

  说罢打马而去,官职爵封具都是李渊所封,若是于志宁这些牢骚传扬出去,反受其害的只会是于志宁。

  “牢骚太盛防肠断……”,看着高冲的背影,刘弘基拧眉嘀咕着,“好像有些道理”。

  “你提醒攸之了?”

  身旁猛的响起一道声音,刘弘基一个激灵,转头看去,李世民在身旁同样看着高冲跃马扬鞭远去的背影,询问道。

  刘弘基点点头,直说道:“攸之说行事问心无愧,当心牢骚太盛防肠断”,说罢看着于志宁等人已到近前,也是拱手道:“我去看看辎重”,而后打马追赶高冲而去。

  “牢骚太盛防肠断……”,李世民闻言点头喃喃自语,顿觉这句话虽然词藻不华丽,但却是寓意深刻。

  近前的于志宁听力不错,五步之外,听得李世民这句话,不由得浑身一震。

  距离长安城越来越近,往来奔忙的信使,不断的回报着距离。

  “启禀大王,秦国公大军已到三里外”。

  李渊闻言大喜,噌的起身,抖擞精神,登上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