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5章 交州名门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5章交州名门

  …

  陶干的话音落地,堂中一阵寂静。

  李寿瘫靠在榻背上,一双眼睛死死的盯住陶干,喉头滚动,一字一句的说道:“陶明质,你是不是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陶干不置可否的捻须一笑,看不明他的心意,只是沉声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都督可以安然脱身便可”。

  听到这话,李寿木然的点点头,然后艰难的起身,走到门口,脚步忽然一顿,“便是我走了,恐怕也轮不到你陶氏”。

  随后大步离去,他准备向朝廷上书请罪,李寿明白陶干的话没错,这交州他是待不下去了,为今之计,只有他积极配合经略府行事,再主动上书请罪。

  如此一来,李寿便可一方面获得高攸之的好感,另一方面朝廷或许看在他主动请罪,且出身皇室的份上,对他网开一面,不至于问罪。

  堂中仅有陶干一人,现在的陶干脸色凝重,眉宇间全是忧虑,于公于私,李寿离开交州都是最好的结果,只是李寿临走前的话,也是令他心悸。

  交州,往上数二百年,便是陶氏主政,只是南朝梁陈之后,陶氏势衰,只能作为佐官出现在交州官场,陶干虽然无甚功绩,但他也有复兴门楣的宏愿。

  李寿隐瞒西南诸夷动乱的消息,他这位主政的长史果真不知?其中缘由不得而知,但李寿显然也不是善与之辈。

  李寿回到书房后,沉思良久,终于下定决心,铺纸提笔。

  其大意便是自从我奉命来到交州这蛮荒之地,便因水土不服,常年身体不适,养病已有数年,州县一应政务,悉数委以长史陶干,陶干者,交州名士也,人品贵重,忠耿勤勉,交州多有赖于陶长史。

  惊闻西南诸夷动乱,皆因我疏于州务,失察之罪,不容分辨,实在是有愧圣人重托,现在我已经遣使前往西南诸夷,辨析动乱之因,意在调停纷争,恢复我岭南海道,并且上书朝廷,主动告罪,经略使如有吩咐,我定当遵从。

  待墨痕干透之后,李寿从头到尾再看一次,很是满意的点点头,“嗯,言辞恳切,不偏不倚,相信高攸之应当明白我的苦心”。

  命人将这封信加急送往广州后,李寿继续伏案执笔,接连两封信,一封上交宗正寺,其用意不言而喻,首先诚恳认错,其次再请宗正寺帮忙运作,尽可能减轻处罚。

  第二封便是上呈李世民的自白书,读起来更是令人声泪俱下。

  李寿抖抖这一封自白书,悠悠慨叹一声,“好歹同宗之谊啊”。

  他现在就希望他皇室宗亲这个身份可以给他带来一些体面,更何况交州他也是真心不愿久待,若是可以借此机会,调离交州,即便是前往中原地区担任下州刺史,也好过在这蛮荒之地担任都督啊。

  至于陶干,李寿嘴角勾起一抹莫名的笑意,“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