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0章 插手半岛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当今天下传递消息最快的方式莫过于官府的邸报,邸报上记录着朝廷的各种动态,迅速传扬各地州郡。

  远在吴越之地的越州都督李大亮接到旨意后,其表现令传旨天使非常满意,毕恭毕敬的领旨谢恩。

  随后李大亮将他在越州都督任上三年的见闻录,共计上百卷,全部堆放在都督府前厅,盖印封存,以留给下一任越州都督。

  这一举动使得李大亮名声大噪,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书本便是知识,尤其是这种亲笔见闻录。

  里面不仅包含吴越之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等等,还包括李大亮的治理心得,堪称无价之宝也不为过。

  李大亮直接无私的留给下一任都督,需知这个时候下一任越州都督的人员还没有选定,这个巨大的人情恩惠将来是给谁都不知道,李大亮便是如此无私。

  等消息传到长安,李世民感慨万千,再次下旨褒奖。

  李大亮接到旨意后,丝毫没有耽搁,径直奔赴交州。

  毫无推辞之意,只有感激谢恩,这一点再对比先前的卢祖尚,可谓是天差地别。

  与此同时,岭南也收到来自长安城的邸报,各地州县看完后,内心同样是巨震。

  太尉…高氏权势依旧啊。

  新建的开海城头,高冲负手眺望着远处的船坞,身躯挺拔。

  然而内心却是有些古怪:阿耶是高太尉,那我岂不是高衙内?

  早在隋唐之际,便有衙内这个称呼,当年的李渊也曾一度被称为衙内。

  因为魏晋以来,多选用贵族子弟在禁衙里充任亲卫,即千牛备身,李渊当年便曾在禁宫里担任千牛备身。

  禁衙内当差的贵族子弟,即衙内。

  当然,以高冲如此的官爵,自然不会有人如此称呼。

  “经略使,开海城已经落成,水军也已逐具雏形,你看何时让某出海实战一番?”水师别将周仲隐躬身拱手问道。

  “孟修求战之心,我明白”,高冲微微颔首笑道:“只是时机未到,且再等等,你们也再磨炼磨炼”。

  周仲隐遗憾的点头应诺,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请战,只是高冲依旧不准。

  见周仲隐面露憾色,高冲驱散左右,笑问道:“孟修可是心有疑惑?”

  周仲隐也清楚高冲的脾性,断不会因言怪罪,当即直言道:“正是,非是我莽撞求战,而是水军需得见血实战方才可以凝聚战力”。

  高冲满意的点点头,“孟修所言甚是”,然后话音一转,问道:“你可知道林邑?”

  周仲隐一怔,然后点头应诺,“略有耳闻,便是汉时象林县”。

  高冲看着远方海平面,腥咸的海风拂面,眼睛微眯,语气有些莫名,“是啊,汉时故土,如今自成一国,时时侵扰边地,真是笑话……”。

  周仲隐心思通透,闻言当即心里一动,“经略使,你是对林邑?”

  高冲转过头来,一脸凝重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