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5章:将军们,别太温柔了_大隋第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什么地步?”王伏宝问道。

  杨侗笑着说道:“你们仔细想想,如果吐蕃赢了,如果他们杀到洛阳城下,他们会仁慈吗?”

  “肯定不会。”

  “吐蕃人不会想到战争是他们挑起的,也不会想到我们是被迫反击;在他们心目中,不管我们仁慈也好、残暴也罢,始终是可恨可恶的入侵者,既如此,为何要仁慈?”杨侗喝了一口酒,淡淡的说道:“此战的意义更是非同小可,不单要歼灭吐蕃王族余孽,还要以残酷的杀戮震慑西南、西北各国,朕不怕你们杀得多、就怕你们杀得少。今天的杀戮不是单纯的杀戮,而是为了以后不再杀戮而杀戮;今天的杀,是为了以后不杀;你们这一战至少要让西北、西南稳定十年,至少要让各国怕我们五年,五年以后,咱们君臣再去杀一通……”

  杨侗摸了摸鼻子下的一撇小胡子,接着说道:“将军们,拿出你们的血性来,别太温柔了。

  ……

  “今天的杀戮不是单纯的杀戮,而是为了以后不再杀戮而杀戮。”

  “今天的杀,是为了以后不杀;”

  “你们这一战至少要让西北、西南稳定十年、至少要让各国怕我们五年,五年以后,咱们君臣再去杀一通”

  ……

  杨侗话犹如具有魔力一般,直让众将热血沸腾。圣武帝果然是圣武帝,还是他们喜欢那味儿。

  对大隋子民可谓是大方至极,发明各种农具,赠予来自异族的牛羊马匹,让大隋百姓受益,这是‘圣武’中的‘圣’;然而面对异族的时候,圣武帝却是极端激进吝啬,当初对契丹赶尽杀绝的就是他,一把大火烧掉同罗几十万人的也是他,接下来该是吐蕃人了,这铁血之风无疑便是‘圣武’中的‘武’。

  便是杜如晦、杜楚客两兄弟也是频频点头。

  大隋以武立国,威压四夷,自然要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尚武之风,若是转向文治,以仁义学说来约束蛮夷,不说蛮夷根本不听,单是以武起家的大隋文武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思想的确在孔子创立儒学之时,便已存在。但孔子这些观点针对的是战乱纷纷的中原,而不是外族。

  那时候的外族稍微露出一点不敬的苗头,打生打死的中原群雄立马停下手来,乐呵呵的把屠刀指向外族,收割一茬财富回来补充自己,接着又打。

  所以说,在儒学诞生的时代,外族是百家眼里的两脚禽兽,生存之地是中原的后花园。

  多交一些牛羊,或许施舍一点仁义。

  只是后来的儒学慢慢就变了。

  自从董仲舒为首的“公羊学派”激进之学没落以后,起而代之的便是“宗族情谊”、“亲亲相隐”的谷梁学派……

  除了培养出一代代鱼肉乡里的地方大豪、贪官污吏之外,便是对外族的无限妥协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