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7章 千里转进_风起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7章千里转进

  李自成领兵从文县进入松潘卫内的时间,是崇祯十年的十月上旬。

  仅仅过去了一个半月不到,李自成已是兵临成都城下,扬兵于城池北郊。

  李自成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四川巡抚王维章告急于朝,发公文于四方请求驰援。

  川西、川南、川东三面明军土司皆是受到征召。

  王维章虽然失了方寸,龟缩在成都城内不敢擅动,但是分守于四川省内的一众军将却都并非是什么庸才。

  四川的奢安之乱在崇祯二年才彻底消弭,四川省内一众军将几乎都是尸山血海之中杀将而出,少有庸才酒囊。

  王维章的求援文书其实第一时间送到的并非是洪承畴的手中,而是先送到了熊文灿的手中。

  熊文灿,字太蒙,号心开,是四川泸州人,万历三十五年的进士。

  先授贵州推官,后迁礼部主事,历郎中,出封琉球归来之后,擢山东左参政、山西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

  崇祯元年,先任福建左布政使,时值海寇猖獗,扰掠闽粤沿海。

  在任期间,熊文灿招抚了当时东南沿海的巨寇郑芝龙,同时编练水师,训练陆军,剿抚并用。

  崇祯五年二月之时,熊文灿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

  次年十月,明军水师于在福建金门东南海岸料罗湾,以绝对的优势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海寇刘香组成的联军。

  熊文灿自此声名远播,上达天听,为人而广之。

  杨嗣昌接任兵部尚书,举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欲要平定关内叛乱。

  要想达成这一计划,必然绕不开两个人。

  第一个人是身为三边总督的洪承畴,而第二个人自然则是暂代六省总理之位的王家桢。

  原先的六省总理的卢象升因为崇祯九年之时清兵侵入京畿地区,带领兵马奉命勤王。

  抵达北京之后,被留在了宣大,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写敕与他。

  卢象升原来的六省总理之任便由兵部左侍郎王家祯暂时代领。

  但王家桢能力不足,不为杨嗣昌所看重,杨嗣昌认为王家桢不堪此任。

  毕竟王家桢刚一接任六省总理一职,便被张献忠接连突破了数道阵线,原本大好的局势因为换帅的问题而付诸东流,局势也更加的恶化。

  所以杨嗣昌在制定计划之初便没有想过要用王家桢进剿。

  在这个时候,名望颇高的熊文灿正好进入了杨嗣昌的视线之中。

  杨嗣昌没有多少的犹豫,在他的运作之下。

  十年四月之时,熊文灿再度升官,兼任右副都御史,总理南直、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专事攻伐。

  十月下旬之时,熊文灿便已经到达了位于安庆的行辕,而他也收到了四川巡抚王维章从成都发来的请援令。

  熊文灿刚刚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