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3章 困局_风起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3章困局

  崇祯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从济南撤退的清军主力在多尔衮的带领之下一路北上,出了山东的济南府后,便直接经由北直隶的河间府进入了顺天府内的丰润和玉田一带。

  这一路上并不太平,明军多番袭扰,孙传庭带领的明军主力处处抄前,沿途袭扰,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北上的路途之中,为了突破明军在东安和武清两地设下的封锁。

  因为胜利的鼓舞,明军作战的意志远比起以前要顽强的多。

  虽然清军还是突破了两地的防线,击败了镇守的明军,但是却也是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不少被掳掠的百姓都被明军抢回,牲畜粮草还有金银也被夺回许多。

  仲春时节,雨雪淋霪,恶劣的天气使得大军的跋涉极为极难。

  因为携带着大量的金银辎重,还有掳掠的人口牲畜,所以清军的行进速度极为缓慢。

  士气高涨的明军也让清军感到了棘手,曾经他们根本看不起的对手,现在却是成为了他们的威胁。

  近八万余名清军,此时全都集中在丰润和玉田两城。

  丰润清军大营之中,正在进行着一场军议。

  军议的内容,自然是应当从什么地方出关才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明国的军队知晓我们想要出关,已经是先一步抢占了附近的关隘,又向各处城池增兵。”

  军帐之中,多尔衮身穿银甲站立于一副巨大的舆图之前。

  舆图之上清楚的用红黑两色描绘出了大致的情形。

  “明国督师孙传庭带领的秦军主力在二月二十八日的时候,已经移动到了我们东面的永平府附近,兵马超过三万。”

  “永平的北方,迁安一带的东郊驻扎着一支明军,人数在六千人上下,领军的将领是明国的宣府总兵杨国柱。”

  多尔衮的话音落下,帐中一众清军将校皆是神色微沉。

  明军主力东移永平府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就在永平府的附近,有两处极为重要的关隘——冷口和喜峰口。

  他们原本的计划是从冷口和喜峰口两地撤军。

  前不久议定好的方略就是从这两处关隘撤回关外,两黄旗的主力已经抵达了两关附近作为接应。

  但眼下明军主力的东移永平府,无疑是威胁到了这两条出关的道路。

  坐在下首的镶红旗旗主杜度眉头微蹙,沉吟了片刻之后,问道。

  “蓟州镇和遵化两地应当也有明军的重兵吧?”

  多尔衮转头看了一眼发问的杜度,又看了一样帐中的一众将校,继而开口言道。

  “如多罗安平贝勒所言,蓟州镇和遵化两地都有明军的重兵。”

  “目前驻防在蓟州是明国总督陈新甲所统领的部队,主力是宣府、大同、山西三镇的营兵,还有一部分是从陕西驰援而来的营兵,总兵力超过三万。”

  “防守遵化则是高起潜统领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