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4章 百舸争流_风起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不到小小一个郧西县下的乡,都能有这么多的粮食和银钱。”

  陈功看着手中的文册,实在是有些难以置信,说实话这一次的收获确实是超出了他的预想。

  除去两万多石粮食,还有两万多两的白银。

  每年军费的缺口大概在十万两上下,平摊到每个季度也就是两万多两。

  这个季度的军费问题现在直接就这样解决了,让陈功有些始料未及。

  相对于难以置信的陈功,面对着这样的收获,陈望丝毫没有感觉到意外。

  “古人言苏常熟,天下足,但现在苏常等地很多地方都种植桑棉用以换钱,粮食的产量逐年下降,而湖广随着人丁的兴旺,田亩的增多,粮米的产量正在逐步上升。”

  “郧阳四通八达之地,商贾众多,自然富庶,这些银钱还算得上,你忘记我们在汉中府内设的卡,单是抽取关税每年获利都已经是和贩卖私盐差不多的价格了?”

  湖广鱼米之乡,地理气候得天独厚,历史上在明末清初之后,湖广便正式成为了最大的产量地。

  在清朝初期,说上一句湖广熟,天下足,亦丝毫不为过。

  在陕西普通的乡里自然是不会有这个收获,但是这里是湖广。

  能收获到这么的粮食和银钱原因很简单。

  粮食多是因为湖广本就是鱼米之乡,粮食产量比起很多地方都要更高。

  而且如今天下动荡,各地的富户士绅但凡是有势力一些都会囤积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而白银多的原因则更简单,在明末地主乡绅们得到了银钱除去一部分用于奢侈生活的开销之外,大部分的银钱都是储存起来。

  更有甚者,他们会将金银之类的东西熔铸成大的比如冬瓜的模样,用银铸造而成的冬瓜个个沉重非常,每个重达几百斤重,可以有效防止小偷。

  “果然是杀人放火金腰带,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大哥你说的这句话当真没错。”

  陈功此时喜笑颜开,心情大好,笑道。

  “两万的白银,两万石的粮食,天底下最赚钱的生意,终究还是这无本的买卖。”

  陈望神色如常,并没有和陈功一样喜形于色。

  权既在手,寰宇可驱,之所以能够去做这无本的买卖,说到底还是手中的权柄。

  杨嗣昌领兵转去襄阳、郑崇俭领兵转入河南,如今整个郧阳、汉中两府都归属于他的统管之下,民政上的事情他管不了,但是军事之上大小的诸事都皆在他的一念之中。

  虽说那些平民百姓的手里没有多少的钱财,但到底他们人数众多,聚少成多,恐怕不比单从这些富户士绅的手中搜刮出的粮草金银要少。

  “无本的买卖是好做,但是终究不是正途。”

  陈望很是清醒,并没有因此而丧失理智。

  历史上的张献忠、李自成、左良玉等人便是前车之鉴。

  前期大量的搜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