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1章 风起云涌_风起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湖广、承天府、当阳县。

  汉末之时,张飞据守当阳桥,喝退了追击的曹军虎豹骑,掩护了主力的撤退,使得刘备军转危为安。

  当阳也因此为天下人所知。

  如今时隔上千年,还是在当阳,还是在沮水,比起往昔这一次有更多的军兵聚集在城郊水畔。

  无数赤红色的旌旗遍布在当阳城外,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皆是军队的营帐,数万南下驰援军兵各分营盘,互为奥援,连营绵延近十里之地。

  夕阳日落,各营之间袅袅的炊烟缓缓升起,宛如盘旋的烟龙。

  杨嗣昌披着着一件深蓝色的披风,内穿道袍,神色阴郁,眼神黯淡,站在营墙之上眺望着西面连绵的群山。

  一众军将顶盔掼甲,冒风陈雪,静静的站立于营墙之下。

  寒风凛冽刺骨,好似刮骨的钢刀,哪怕是身穿氅衣,外穿棉服,仍然是难以抵挡。

  营垒四处,一众值守和巡逻的兵丁,看起来皆是疲惫不堪,露出来的手脸都冻得通红,很多人的身躯都忍不住的发抖。

  只是这一切却都并没有被杨嗣昌放在心中。

  杨嗣昌眼神阴冷,心中寒意蚀骨,身上厚重精致的氅衣棉服并没有让他感觉到丝毫的温暖。

  他之所以心中发寒并非因为身体上的寒冷,而是因为从前线传来的塘报。

  “到底是迟了一步……”

  杨嗣昌缓缓闭上了双目,他的手脚冰寒,心中一片冷然。

  罗汝才领兵过四川窜入荆州府内,十二月中旬,进犯夷陵。

  湖广巡抚方孔炤令湖广副总兵杨世恩及荆门守将罗安邦两部急赶赴救,兵至洋坪猴儿洞。

  杨嗣昌收到消息,情知不妙,因为过洋坪后,山路狭窄,极便设伏。

  当初杨嗣昌之所以能够坐稳兵部尚书的位置,很大程度便是靠着献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

  因此杨嗣昌对于各省的地理都有所了解,对于流寇的战法也是极为熟悉。

  毕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这一次因为被熊文灿所牵连,被迫南下督师。

  杨嗣昌自然也是做好了功课,早在京师之时决定南下之时,他便四处收集资料,查阅地形,筹划围剿事宜。

  到了襄阳之后,杨嗣昌在拘捕了熊文灿之后发布的第一道命令,便是收集各府的山川地势图,查阅当地的地形。

  以郧阳府为中心,周边数省之地的地形,早已经被杨嗣昌博闻强记牢牢的记在了脑海之中,只要提起,便能够知道地处何方,地势如何。

  因此当塘报送来,言说杨世恩和罗安邦领兵过洋坪之时,杨嗣昌便知晓事情不对,当下急传军令檄调杨世恩和罗安邦两营折返。

  但是召回的命令终究还是发晚了一步。

  丛山峻岭阻碍了军令的传播,等到杨嗣昌派遣的信使追上杨世恩和罗安邦两营之时。

  杨世恩和罗安邦已经是经过了洋坪,由祚峪和重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