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3章 陷阱_风起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这三营一共有七千人,但是实际上只有四千人出头,缺额了差不多半数。

  罗泰、刘见义、王绍禹三营虽然是内地的营镇,但是因为河南的战事,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因此拥有不少的甲胄。

  李岩进入洛阳,收降了罗泰和刘见义,还有王绍禹麾下的残兵,还有城中的守军,麾下的甲兵在这时也达到了六千之数。

  很多人对于中国古代军队的披甲率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因为中国古代的军队较多的原因,还有影视剧的影响,所以往往先入为主的认为披甲率极低。

  但是实际上,中国古代正规部队的披甲率并不低。

  陈望还在曹文诏麾下听差的时候,军中便是人手一套盔甲。

  他们这些家丁,精锐家丁清一色的水磨明甲明盔,次一点的也是穿的布面铁甲,内里还有锁子甲。

  到队一级的军校基本上都有全套的铁甲,防护能力都不会太差。

  但是普通的军士,便没有什么保障。

  棉甲和布面铁甲的拥有量大概是一半一半。

  棉甲大多质量相差不多,但是穿戴布面铁甲的却是相差甚远,主要是看留存的甲叶多少。

  布面铁甲这样的暗甲,在外最不容易被看出来,自然是偷工减料的重灾区。

  大部分的营镇都是这样的情况。

  明朝的中后期,哪怕是武备松弛,贪腐严重,但是披甲率仍然不低。

  在九边重镇,大部分镇下营兵,其中的战兵基本可以保证人手一套甲胄。

  当然,这只是仅限于战兵,辅兵们能有多少的盔甲,就看自己的营将有多大的本事了。

  而且除去精锐部队之外,普通的战兵能够拿到的甲胄,质量和防护就没有什么太多的保障了。

  最后让李岩拥有上万甲士的原因,还是在郑州之战击败了河南军的主力。

  河南军溃遗留而下的大量武备,以及大量投降的兵丁,使得万民军的实力得到了井喷的爆发。

  万民军,早已经是今非昔比。

  李岩的目光从前方大量甲士组成军阵之上一扫而过,心中稍安。

  不过很快,这一份安定便被迅速的打破。

  远方,进攻开封城的部队正被明军的骑兵驱赶着倒卷而来。

  进攻的部队已经崩溃,凄厉而又绝望哭嚎声萦绕在李岩的耳畔。

  那隆隆的马蹄声犹如暴涨的河水一般响亮。

  李岩面部表情,眼神保持着漠然,眼眸之中并没有丝毫的不忍。

  他的目光始终的都放在远方那面正在逐渐靠拢的火红色大纛之上。

  除去红娘子外,李岩自始自终都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实话。

  当初在开封城外,他跟李际遇还有麾下一众将领说的,只是拿开封城当作一个巨大的练兵场。

  但是实际上,李岩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放弃攻下开封城的机会。

  高名衡没有放任从郑州一路奔逃而来的溃兵入城,其实并没有做错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