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0章 不怕被笑话的周宽_我的回塑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晨。

  老周家大院子里年初移栽过来的四季桂终于开了花,花香很淡,几不可闻。

  边上开花花香浓郁的银桂花期在9、10月,周宽显然不好看到。

  周宽站在树旁,看着已经热闹开来的田野间。

  不远处一片片金黄的稻穗被割下,将田野间‘切割’成一条条不规则的区块。

  嘉鱼桥一带正处于‘双抢’期间。

  这等吆喝热闹收割的场景随处可见。

  机械化距离白华乡下的田野很有些遥远的样子。

  白华丘陵多山,连小规模大型机械化都不太适应,只能适应类个体式机械化。

  在周宽记忆中,大概17、18年才开始有外地中型收割机拥有者到来以一定金钱为代价帮忙收割稻谷这个主要作物。

  主要方式是履带式收割机进田,人们自带尿素袋等袋子装谷物,再通过小型三轮车、摩托车等工具分批将谷物运送回家。

  所以,其实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刘青他们是很清楚农民需要,才会在给嘉鱼桥主干道硬化的同时修建机耕道。

  机耕道的存在将方便履带式收割机、小型四轮拖车进田边,利于农民耕种……

  出生于嘉鱼桥,在嘉鱼桥长大的周宽,看着这种或许初次见到会认为是‘田园牧歌’的光景,有着深切的改变欲望。

  总之,这些所谓的‘田园牧歌’,正是周宽曾跟谭晓蔓提起过,“自己愿意为白华这片土地付出他的一部分心血,哪怕这件事情看起来很可笑,哪怕它不一定有结果,哪怕付出全部都是徒劳”的根本。

  眼下,在即将出发去白华的县城,跟白华的头头脑脑们沟通交流鸿鹄-白华激进扩张计划之前,看到火热阳光下劳作的邻里,周宽脑子里的想法逐渐形成了一条线。

  在最初的计划中,周宽只是有一项通过白华梦在教育资源层面进行一定尝试的计划。

  经过一年时间,白华梦的落地略有成效,从根子上产生了一定改变。

  未来会如何是周宽无法控制的事情。

  他没希望每个人都能明白,成长、高等教育不只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还有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这一可能性。

  他甚至都没希望过这些走出去的人在未来能将外面的见闻带回来,给这片土地上绝大多数注定一辈子都没机会出去看一眼的人开一点点窗户缝隙,让人们认识到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环境强加的所谓‘愚昧’、所谓‘无知’。

  只不过,在白华梦落地的过程中,周宽持有包括资金在内的资源变得更加丰富了,于是年初发展了鸿鹄-白华,从经济层面进行试点尝试。

  教育资源、经济资源两条腿走路。

  现在,不论是白华梦,还是鸿鹄-白华,周宽都酝酿了一揽子新扩张计划。

  眼下,周宽找到了这些计划的简单主线条。

  比如……

  周宽驾车离开嘉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