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二章 泛舟海上_诸天从师父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搏决绝的态度让江南士绅惶恐万状,对于北方的朝廷来说则是提心吊胆。

  早在文搏进京阅兵之时,魏忠贤、叶向高等朝廷重臣就汇聚一堂,和文搏、陆文昭商量该如何平叛。

  当时叶向高为首的温和派是希望以打促和,借助文搏武力威慑让南下盘踞的东林党激进派放弃拥立信王,重归中枢。

  文官们算账的本事很高明,随意拨弄算筹就得出结论,打仗成本太高,而且江南赋税重地,承担着粮饷给北方输血的重任,真打烂了亏得更多。

  雪上加霜的是西北因为小冰河期的到来已经开始灾害不断,从万历末年开始就有大量农民因为旱情失去土地成为流民,要不是辽东一直吸收失地流民,早已发生民变。

  一旦南方独立不再继续输血,朝廷无法赈灾,西北流民绝不会做个安然饿殍等死,迟早再次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到时候四方动乱,朝廷必然支持不下去。

  态度截然不同的是文搏和陆文昭,他们早就私下商议,此次入关不是来保扶大明继续维持腐朽的统治。做个修补匠再厉害也不可能超过张居正,张居正都无法收拾大明溃烂局势,不由上至下的从头革新,大明顶多再维持几年还是垮台。

  何况文搏的军队不依赖南方制造的军械,全靠自给,以北方积蓄的库存粮食足以维持后勤。只要迅速解决江南士绅,不但可以获得大量“无主”土地进行改革,还能趁着战争的机会直接收回官田,反正战争里头死几个宗室不是很正常嘛?在大明吃了两百多年皇粮,识相的也就罢了,不识相就去跟朱洪武告状吧。

  因此mm早在辽东的时候,文搏的意思就很明确,士绅得杀,宗室得杀,官僚也得杀。杀多少就看他们表现,这帮人如果说全都是混账有些过于片面,但是隔一个杀一个肯定漏网之鱼很多。

  不把这三个祸害治得服服帖帖,大伙拼了命的跟建虏厮杀,去改朝换代难道是为了跟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吗?是为了让宗室好吃好喝享受荣华富贵的吗?

  所以文搏当时便断然拒绝文官重臣的要求,明确表达了会平定叛乱,彻底剿灭东林党叛军的意图。

  魏忠贤对于打不打倒是不太在意,他的利益主要是维持朱明王朝统治,现在朱慈炅上位并且年幼,陆文昭表示对魏忠贤的支持,已经让这位九千岁暂时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以魏忠贤的心胸,对东林党搅他好事、断他财路痛恨无比,现在轮到魏忠贤大权在握,投桃报李的支持文搏用兵也就理所当然了。

  但是魏忠贤同样从后勤上分析得出结论,如今北方很难支撑积年累月的战争,必须快刀斩乱麻,尽量在新皇上位的第一年里结束战斗,不然北边朝廷财政会破产。

  文搏没让他们失望,用兵神速只在合肥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