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二章 《花为媒》_神级复兴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花为媒》

  梨园行有句老话,戏迷票友都是天生的,强求不得,话是没错,但是也从另外一方面反应了当代梨园行的风气,有些不思进取。

  上门的不叫买卖,任何艺术想要持续发展下去,都需要传承和创新,而且需要普及,纵然有一些天生的戏迷票友,但是梨园行始终不入大众视野,终究有一天,会变成博物馆的一尊遗像。

  王耀现在不敢说自己爱上戏曲,但是至少因为了解了之后,懂得了戏曲的魅力,不止是咿咿呀呀的唱腔,戏曲里有的是人生哲学和反思。

  台上演的是一场梦,台下人看的是一段历史。

  晚上看戏的人似乎没有下午多了,但是一层还是座无虚席的,楼上二层倒是有很多空位,王耀还是跟茅韦涛在一层看戏。

  刚坐下,剧场就骚动了起来,最前面坐着的梅少爷等人率先起身和启功先生一起向着门口走去,然后所有人都跟着起身,好奇的看向门口,不知道是谁来了,能劳动两位先生去迎接。

  “是她来了?”茅韦涛挑眉。

  “谁?”王耀疑惑的问道。

  “一位评剧前辈,老艺术家,你应该也见过,赵骊蓉。”茅韦涛神色尊敬的说道。

  王耀一怔“是经常上春晚的那个老太太?”

  “没礼貌。”茅韦涛瞪了王耀一眼“等下跟我去请安。”

  王耀点点头,看着坐在轮椅上被推进来的那个笑容和蔼的老太太。

  华夏肯定有几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或者是官员,或者是艺人,这位赵骊蓉就是家喻户晓级别的艺术家,朴实和蔼的民众慈母形象,让人们记忆深刻,幽默风趣的表演方式和小品为无数人带来欢笑。

  是一位真正值得尊敬的人民艺术家。

  王耀对她还不算很了解,因为王耀对这些名人都不太知道,更不知道这位慈爱的老太太是一名评剧艺术家。

  这种业内前辈,所有人都会去请安的,不只是因为辈分,更是出于尊重,要是没有这些老艺术家,现在的艺术圈环境也不会这么好,他们扛过了最困难的时代。

  请安也是有顺序的,先请安的都是一些离的比较远的晚辈,大多都是南方的剧团,然后是北方的,最后才是几大剧种的人。

  王耀跟着茅韦涛最后上前请安。

  孔萍正在跟老太太许久,形同母女般亲昵,李卓笑容温雅的站在梅少爷身后。

  “赵师叔,茅茅给您请安了。”茅韦涛柔声躬身。

  赵骊蓉回头看见茅韦涛,笑容越发的慈爱“茅茅啊,许久不见了啊。”

  “是我的错,总说去拜访您。”茅韦涛恭声说道。

  “你们都忙,我知道,忙点好啊。”赵骊蓉笑呵呵的说道。

  赵骊蓉和茅韦涛聊天的时候,王耀乖乖的站在她身后,对着梅少爷和启功先生鞠躬行礼。

  梅少爷眯着眼笑着点点,启功先生则是拍了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