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4章 记者也丢了_开发大西北:我在戈壁建了一座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记者也丢了

  民间出大神!

  约么过了两分钟,弹幕上终于出现了正确答案,“稷下学宫”,这四个古篆字是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鸣沙城在这里面搞了一个稷下学宫?这.”

  屏幕前的龙国民众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外国人不知道稷下学宫是什么但他们怎么可能不清楚。

  方才左拐右拐在穿越古建群的时候李少青就曾一边走一边介绍,说第三展区是座古书院,还说这座古书院相当于是一个古建成品展示同时未来也是鸣沙书院的博物馆。

  如此介绍让不少网友下意识的觉得第三展区应该就是网上爆料的岳麓书院无疑了。

  然而谁能想到鸣沙城建的竟然是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什么概念?

  根本就不是岳麓书院这种书院能比的,或者说二者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您好,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三展区,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也是我们龙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在这里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更有儒学大家孟子、荀子在此论道。”

  镜头前,

  李少青对着记者开口介绍道。

  “原来是稷下学宫!”

  记者瞧见气势庄重的大门心生敬重的同时忍不住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无它,

  只因为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不过她并没有注意到李少青刻意点了儒家。

  “那请您带着镜头到里面给观众朋友们详细介绍一下。”

  回神,记者急忙道。

  在她想来,只要第三展区展示出来的东西足够震撼就能抵消第二展区的尴尬,到时候就算第二展区那边出现了一点小尴尬第三展区也能弥补回来。

  “好的,这边请.”

  李少青点了点头,当即迈步走进了稷下学宫。

  “大家好,稷下学宫是鸣沙城根据现有史实资料记载所建.分前中后三院,前院是当时稷下学宫学子练功研习的地方,中院是论道大殿,后院是稷下学宫学子生活住宿的地方。

  前院又分道、儒、法、名、兵、农、阴阳等小区域。”

  进门后,

  李少青指着前院两侧的各种小厢房介绍道。

  殊不知,这个时候.进门后的记者已经被眼前的场景所惊呆,就连摄像团队也是如此.李少青说了什么她根本就没有听进去。

  只见学宫里面一团团氤氲之气静静的悬浮在古建周围,加上那种淡淡的书香味,使得整个人一下子就沉浸在了其中,再扫过周围的回廊以及练功场,似乎真的能看到一个个古稷下学宫的学子或是坐在回廊上手持竹简在研习又或是两人在小声辩证,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玄妙。

  “好一个稷下学宫!”

  再回神,

  无论是记者还是摄像团队他们已经将这里当做了真正的稷下学宫,那种玄妙的氛围感再加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