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 菲利希安小姐(二)_非洲酋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走这段路,心头还禁不住的发忤。

  采金点的工棚更是简陋,都是用简陋的木架子,搭上芭蕉叶编织的顶棚,只能勉强遮挡风雨而已。

  目前连最简单的砂金机都没有条件制作,曹沫接下来花了两天,去学习传统的采金流程。

  说是学习,不如说更深入的了解、熟悉。

  整个流程,将炸开的石块,背回到工棚前的空场地,先用铁锤敲成小拇指大小的碎石。

  这一步还相对容易些,但用类似石磨的工具,将碎石碾成粉末,就太困难了——这要比国内古代用类似的石木工具,磨面、舂米难度大多了。

  此前采金队差不多有一半多的人力,就浪费在这个环节;后面还要用妇女,到清澈的溪河里淘洗金沙,最后才得到相对纯净的岩金颗粒。

  伊波古村的采金队,就是用这种原始、粗犷的手段,每天大约仅能处理一吨左右的矿石;每天约能生产六七克的纯净岩金。

  岩金颗粒没有进一步的去杂、熔练,直接出售很吃亏,以当前低迷的金价,伊波古村采金队每天的产值都不到一百美元。

  扣除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以及炸药等物料、工具的损耗,几乎就谈不上有什么利润。

  看明白这些,就不难理解老酋长菲利希安为何坐拥金矿,却还那么老不要脸的。

  其他什么设备都可以先不上,制砂机一定要购到——这是开采岩金的关键。

  当然,曹沫也没有指望能一步登天。

  一台小型制砂机,每天也就能处理十几二十吨的碎石,是能将每天采金量提高十几二十倍,产值提高到三四千美元,但相应的设备投资、物料消耗,以及人员工资等等成本都大幅上升,能不能保证盈利,还要看后续的改进跟投入。

  而浅层含金矿石开采完,沿着矿脉往深处开采,难度及设备投资又要进一步的增加,这也是曹沫现在就必须考虑的事情。

  两天时间,对照打出印下来的材料以及现场实际,曹沫将流程里一些模糊的地方理清楚。

  这么做,是确保材料、设备到场后,他自己即便不能做得多好,也不用担心会在奥韦马、波图以及下面的采金工面前露怯——这是赢得采金队工人信任很关键的一步。

  接下来,曹沫就留卡布贾在伊波古村,负责对原先的简陋工棚加以改进,因陋就简,哪怕是土墙草棚,也要先扩建出一座设备仓储用房来。

  曹沫除了要奥韦巴马多炸些矿石囤积下来外,其实工序都暂停下来,先带领剩余的人手,拓宽采金点到部落之间的沿河道路,将沿路杂密的灌木丛清一遍,他可不想再被毒蛇咬上一口。

  曹沫带着波图以及另一名部落青年帕里,驾驶两部轻型越野摩托返回德古拉摩。

  从伊波古村到德古拉摩市里,都不到六十公里路程,但驾驶摩托往返一趟需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