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五章:谁不喜欢呢_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一切的一切,明明都不会变成最后的这个结局。

  每一步当中,都有着更好,更明确的选择,但最终他们和朕一样,全都避开了完美的答案。

  在自以为努力之下,将整个国家,拱手相让。

  我实在是很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自始至终,所抱着的态度,都是希望和谈,难道和谈在他们看来,是这样一个优渥,并且值得争取的事情吗?”

  宋真宗:“其实和谈未必不是一个好事,朕也和谈了,大名鼎鼎的澶渊之盟,朕还去泰山封禅走了一趟,知道为啥吗?

  因为年年的征战,对于国力的损耗,是极其的强大的,贡献出去的那些岁币,以及口头称兄对我来说,也不是特别的重要,没有战争。

  就代表着和平,就代表着不需要那么多的军费,大家的日子,都能好过一些。

  但他们不明白的事情,是当时我也想跑,我也想走,我也觉得打不过,所以我和他们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我获胜了,获得胜利的人,才有资格去谈的。

  我觉得很多人可能认为我签订了这个盟约是一个耻辱,但是就当时的那个情况来看,即便是我获胜了,双方继续摩擦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果。

  和平,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宋真宗的如此开口,很明显,和大部分的皇帝的思考方式,都有一些不同。

  李世民:“其实我很难理解这个思维,卧榻之侧,怎容他人酣睡?就算是一时之间的和平,不也应该厉兵秣马,随后趁机解决他们吗?

  甚至外面还有一个国家,江山还未一统,就想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不是很奇怪吗?”

  嬴政:“我也觉得很奇怪,国与国之间是不会有长久的和平的,六国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些名头都是打来的,那么长时间的乱世,你们还看不清楚这一点吗?”

  刘彻:“要趁着自己强大的时候,解决掉仇敌,九世之仇仍可报,燕云十六州的故土尚且都没有收复,你们是怎么想着偏安一隅的,打,打出一个盛世乾坤,不好吗?

  不要说打不过,前面已经有了足够多的例子,甚至看朕,难道朕的例子,还不足以警醒你们么?”

  大多数有着武功在身的皇帝,对于这件事情,都不是很理解,他们理解当中的和平。

  应该四周再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威胁到他们的人。

  四周所有的人都得叫他们爹,这才是和平,你不叫,那你就得死,就是这样简单。

  因为他们有着充分的自信,所以才是如此。

  而对于其他的皇帝来说,打仗,永远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燕云十六州,宋朝的那些皇帝也不是没有努力过。

  但最终呢,一次次的失败,打击的太大了。

  而且宋朝本身积弱的缘故,也导致他们对战争的看法逐渐的改变。

  与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