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四章:王朝云_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人生总是有起起落落的,这也正常。

  黄州呆了五年之后,苏轼也到了起复的日子了,

  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

  神宗驾崩了。

  这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

  宋神宗还在的时候。

  王安石是宰相,得到皇帝的信任,位高权重。

  但是当宋神宗死去之后,一切却又有了改变。

  哲宗上位了。

  嗯,就是那一位宋朝罕见的马上皇帝。

  但是年幼的哲宗,并没有亲政,当时把持政权的是太皇太后,高氏。

  原本苏轼这个年纪,已经是不准备继续跋山涉水,再去其余地方了。

  四十七岁的年纪,也不低了啊。

  所以他原本是在常州,都已经选好了自己坟墓的地址。

  这地方水网交错,风景优美,还有许多的朋友,身边也有着家人的陪伴。

  还不缺钱。

  真的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但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

  之前说了,在其余人看来,其实苏轼的政治立场很明确,也是反对王安石的人。

  所以他会因为王安石的得势而被贬。

  同样,他也会因为王安石的失势,而扶摇直上。

  这是党争,也是一种补偿,更是一种官场上面的隐藏的规矩。

  是的,太皇太后高氏并不喜欢王安石。

  他反对变法,所以启用了王安石绝对的死对头。

  司马光。

  旧党上台,那当年被清算的那些人,自然要回来。

  而苏轼,就在旧党的名单上。

  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

  在朝半月,升为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

  不久,再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嗯,半年的时间,从一个团练使一路飙升到朝廷三品大员。

  对于自己人,肯定是要宽厚的嘛。

  毕竟旧党是真的认为,苏轼是自己人,所以一路向上。

  但可惜的是,苏轼真的不是旧党的人!

  他看到那些人的所作所为,就和王安石变法那时候,几乎没有区别。

  自己当时被贬,是因为反对变法,现在其余人被贬,是因为赞成变法。

  有区别吗?

  没有区别!

  而且旧党执政之后,以前的那些问题再一次暴露出来。

  贪污,贪腐,各种问题,纷至沓来。

  苏轼看的很清楚,所以他上书了。

  上书抨击旧党,认为新党旧党,那不过是一丘之貉。

  好起来了。

  大伙儿都以为你是旧党,结果你既不是新党,也不是旧党。

  那就坏了事儿了啊,他们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一个人存在的。

  所以他又被诬告了。

  苏轼也没啥办法,新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