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5章 无路难开路更难(求订阅)_拼搏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具体商量。”吕振林打开本子,看上一眼,说道:“从八月十五之后,我陆陆续续去了很多地方,咱们县的富裕村,临县的富裕村,北边滨城的周平,做纺织的卫桥和做糖的东王,尤其做糖的东王,八十年代的时候,还没咱村大,没咱村富,现在……却成个大公司了,咱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从地里刨食,人已经赚老外的钱了。”

  最近的经历,对吕振林冲击挺大:“想挣钱,只有发展副业!我考虑了三个方面。第一个,跟青照河上游康家村那样做油漆,县油漆厂倒闭,咱村几个老师傅回来,他们有技术有经验!油漆,市场需求也大,主要是家具和建筑行业,咱们村有优势,老五管着三公司,多少都能照顾到。”

  “油漆这行业,处理不好贻害子孙!”吕建国从事建筑行业,了解较多,第一个反对:“小作坊式的生产,化学用品的剧毒性,不能不考虑。三叔,康家那一个小厂子,就把青照河下游弄得臭气熏天!”

  吕冬适时说道:“我有同学是康家的,听说小化工厂,也就是油漆作坊,附近的树全死了。”

  吕建武在外多年,眼界更加开拓:“化工污染这一块,国家早晚要治理,泉南那边抓的已经很严了,咱们上马这种小作坊,风险太大。”

  铁公鸡不懂那么多大道理,结合自身经历,说道:“入秋时,我去河里刷了个盆子,回来忘记用自来水冲,直接放水给鸡喝,死了十多只鸡。”

  大家伙都知道养的肉食鸡不经折腾,动静大点甚至能吓死,但铁公鸡的话,也说明了河里污染多严重。

  李半山也说:“我从小化工厂附近走过,光那味就叫人受不了。”

  吕振林见没人同意,又说道:“第二个是砖瓦厂,咱村早年间做过,那十年期间荒废了就没再捡起来,但人都在,技术也在,再重新做也能以老带新。咱村很多人从事建筑行业,认识这行业的人也多,砖瓦销路也容易打开,我听说红砖红瓦一直在涨价……”

  吕冬能听得出来,三爷爷考虑的,一直都是吕家村有优势的。

  无论油漆,还是砖瓦,都与建筑行业密切相关。

  吕家村最出名营生之一就是泥瓦匠,近年来更是有五爷爷和他大伯这样在青照建筑行业拥有一定话语权的人出现。

  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带动吕家村发展,这思路没毛病。

  从无到有是最难的,不管个人创业,还是村集体创业,当然要选最擅长的。

  但按照吕冬曾经的那点记忆,砖瓦厂和油漆厂一样,用不了几年都会成为整顿的对象。

  单单政策上这一项,村里的小厂就不可能挺过去。

  真关停起来,上面可不会啰嗦,这种破坏土地资源的小厂,一刀切没商量。

  吕冬正在考虑该咋说,吕建国又开口了:“三叔,红砖红瓦涨价是真的,为啥涨价?北河是泉南最大的砖瓦生产地,大批烧砖烧挖烧石灰的窑厂,都叫上面关停了,货源紧张,货物自然涨价。”

  吕建武跟他爹交流明显不够,这时说道:“建国哥说的没错,政策咱必须得考虑,我有大学同学在资源厅,这个行业政策风险太大。”

  叫村里这些见识多,经常做生意的人来商议,本就是集思广益,吕振林威信高不假,却也清楚自个年纪大,方方面面必然有忽略掉的。

  他继续说道:“第三个,冬子提议的,也是咱村擅长和出名的,卤煮下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