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49章 家庭农场_拼搏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化服务。

  吕家村想要的是旗下的产业做大做强,不是一划而过的流星。

  下午,民俗旅游区人很多,吕冬和李文越转了一圈,去了李燕燕管理的旅游文化公司。

  跟食品公司和建筑公司不同,旅游文化公司的办公地在老村的东边,八十年代吕家村搞副业失败的大院子,盖了老式的二层青砖楼房作为办公室。

  李燕燕知道吕冬想法多,找他过来,是想商量一下关于民宿和农家乐方面,有没有更有吸引力的好点子。

  吕冬提供了一个主意,吕家村在集中闲余土地,种树长草放养野兔野鸡等之外,还有一些小地块空置,可以拿来做文章。

  比如周末过来的很多人,都是从城里来的,可以搞个认领式的休闲农场,比如一个家庭认领一小块地,在相关人员指导下,在上面种植一些瓜果蔬菜,平时交给专人管理,有空可以过来亲自参加劳动,成熟以后享受亲手采摘的乐趣,就算没时间过来,吕家村这边可以统一采摘送货上门,让人品尝到自家的劳动成果。

  甚至,平时认领的地块中,种植作物的长势,可以拍照通过QQ等方式,发送给认领人员,增加互动性等等。

  这里有了亲手种下的一块地,哪怕仅仅几米长的一小洼地,人就跟吕家村有了割不断的联系,可能就会一次两次,甚至三四次的过来。

  哪怕从种下到收获,一次之后就没了兴趣,其中过来消费的次数,也远比简单的过来看看,一次就走产生的消费要多的多。

  不止是农作物,包括鸡鸭兔子等养殖一类的,甚至都可以尝试。

  吕冬大致就把曾经网络上经常使用的现实与互联网软件一些种植类的模式说了说,主要是提供一些思路。

  李燕燕回村里执掌旅游文化公司之前,就是做惯旅游项目的,听了吕冬的这些描述,就有了相关的思路,具体实施起来,肯定要考虑到更多的细节和执行方式,那就需要旅游公司的人具体去运作了。

  “有一些目前不具备实际操作性,但很有启发性。”李燕燕笑着对吕冬说道:“怪不得都说你主意多,你今天的这些话,运作好了,值好几千万。”

  吕冬笑:“我就是嘴上说说行,做起来就是外行了,具体怎么做,还得靠你们。”

  李燕燕点点头:“咱们农村也有农村的优势,这一大片游玩项目,以咱们村连接在一起,比单独一个吸引力大多了,人来了就要消费,总有一项能投人的心意,你说的这种,比单纯的看看拍照更有体验性,能亲自参与到其中,能叫人更有兴趣,可能种一茬子,人就没兴趣了,但种下去,给这茬地命名,他就会一直挂念着。”

  吕冬从她话里,想到了一个重点:“命名!这个挺关键!一沟地,一行菜,几只鸡,养在这里,不觉得咋样,但起了名,就有了归属,人就有了挂念和感情,短时间内就不会轻易放下。”

  李燕燕把握到了吕冬想说的意思:“这个命名挺重要的!对人的心理影响挺大!”

  吕冬点点头:“对!”

  他想到了吕兰兰,小姑娘以前不怎么喜欢狗,后来领了那只土狗,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但给土狗起了旺财这个名字以后,完全不一样了,遛狗喂狗啥的,有空就自个做。

  起名这个事,对人影响很大。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