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三章 唐廷立储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巨川闻言神色动了动,“天唐府乃河陇枢纽,成汭此人……”

  成汭便是这时代标准的武人,出身武人家庭,年轻时放荡不羁,桀骜不驯,当过土匪,投过秦宗权,趁乱占据荆南。

  不过其在荆南的治理,可圈可点,短短几年把一个只有十七户的荆南,治理成强藩。

  如今的大唐太需要这样的人。

  “此人固然有野心,而如今天下大势一目了然,他是聪明人,知道如何如何抉择,倘若糊涂,朕手中的刀也不是摆设。”李晔笑着道。

  “昔者裴矩遇炀帝而为奸,遇太宗而为贤,成汭能遇陛下,乃其幸事。”

  这算是马屁吗?李晔斜着眼望了李巨川一眼,能把马屁拍的这么有水平,非他李巨川莫属了。

  成汭在天唐府只有政权,和一部分的辅军权,兵权则在冯行袭手中,两人都是这时代的大佬,而天唐府也是皇城司、宣教司在西北的大本营,区区一个成汭能做什么?

  “这次回来,朕封你为弘文馆学士,政事堂掌书记。”

  李晔话一出口,李巨川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臣遵命。”

  大唐格局,枢密院掌军事,政事堂掌政务,此外还有张承业掌辅军,刘全礼、韩全晦掌财务,李晔自己手上捏着宣教司、皇城司,还有骁骑军、神羽都,各方互相牵制。

  但这几年领军在外,对政事堂疏于管制,清流推出赵崇凝,世家推出韦昭度,渐渐有了融合的迹象,科举上来的寒门子弟在地方任职,还未形成政治势力。

  李晔调李巨川回来,就是要在政事堂插一根钉子,李巨川本人也是寒门一员,出身陇右,没有家族门荫的力量。

  无论对于皇帝还是对于国家而言,平衡才能稳定。

  任何一方势力的膨胀都是危险的。

  谈完公事,李晔还留李巨川小酌一番,二人既是君臣,也是朋友,朝堂文武当中,也只有他最能明白李晔的心思。

  二人屏退左右,李晔没摆架子,两人有什么就说什么。

  喝着喝着就上头了,李巨川嘟囔了一句:“国不可无储!”

  声音不大,像是自言自语,李晔听的不甚清晰,盯着李巨川的老脸,有些不明所以,李巨川被他醉的还要厉害,脑袋一歪,居然睡着了,似乎仅仅是醉言。

  不过李晔的酒意也上来了,也就没当一回事。

  也不知喝到什么时候,李晔自己就睡着了。

  再次醒来的时候,昨夜什么话都没记住,唯有这句“国不可无储”记忆犹新。

  李巨川这人城府极深,这么多年,从未见他酒后乱言的,既然不是乱言,肯定就是故意说的。

  那么这背后的意思就值得揣摩了。

  李巨川忠于自己,忠于大唐,这是肯定的,没有自己,李巨川坟头草都不知道多高了。

  不过在忠心之余,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排挤刘鄩,就证明他有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