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惊小怪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晔将杨崇本送来的捷报传喻三军。

  王建投降,成都归唐。

  三军皆喜。

  蜀中对大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没有蜀中作底盘的大唐,始终让人感觉差点什么。

  事实上,李晔根本不看好马殷的西进,与大唐争夺蜀中,只是军事冒险。

  就算此战不利,只要南诏、松维握在手中,唐军随时可以卷土重来。

  王建不得人心,马殷同样不得人心。

  至少这个时期的马殷,还提着刀子,背负着蔡贼的恶名。

  大唐丢失河朔一百余年,丢失关东三十年,从大顺二年王建封锁剑阁起,大唐失去蜀中只有十六年。

  十六年并没有完全斩断蜀中与大唐的联系。

  虽然东川还在争夺当中,但在李晔的眼中,这场蜀中争夺战,已经落下了帷幕。

  杨崇本的捷报上还说杨师厚、王宗范二部正在攻打东川。

  马殷攻不下西川,更守不住东川。

  如今,杨师厚正面进攻,杨鉴、王宗黯部在剑州厉兵秣马,许存部围攻黔州,谭全播袭扰后方潭州,只要有一路打开局面,楚军的形势立刻土崩瓦解。

  成都决战,蜀中的大局差不多定了。

  除了捷报,杨崇本还送来成都府库的清单。

  稻米一百七十万石,麦九十七万石,粟六十三万石……

  钱六百三十万缗,金银珠玉不计其数,与名画古玩堆满二十三间库房,绫罗绸缎四十万匹……

  最让李晔惊奇的是,查出的胡椒都有两万斤,还有珊瑚、翡翠。

  就连铁铜都有十万斤。

  李晔简直无语,他在长安苦哈哈的过日子,连个宫殿陵寝都舍不得修建,老丈人在成都火力全开,竭泽而渔,大半个蜀中的财富都搂进了蜀王府。

  李晔算是对这时代的腐朽有了认知。

  至于杨崇本用什么手段清点出来的,李晔不想知道。

  难怪唐军一踏入蜀中大地,士民便纷纷投效。

  有了这些东西,李晔感觉自己成了暴发户。

  当然,李晔手中握有皇庄,皇庄兼营渭北农场与河陇牧场,连长安平康坊的生意也暗中插了一脚,不过得到的钱财全部用于国家社稷。

  武营、军俸、赏赐、将作监、皇城司、宣教司,所有用度都是从皇庄左藏出的。

  账目也被刘全礼做的明明白白,皇家宗室的支出还不到百分之五。

  即便如此,李晔也常常感觉钱不够用。

  现在有了老丈人的“慷慨赠予”,李晔心中大定。

  似乎长安的宫殿可以适当修一修了,毕竟是国家体面,该有的东西还得有。

  “传朕旨意,东西川百姓免除三年赋税!”李晔趁机收取两川民心,即便东川还没攻下,估计这道诏令传下去,也能让马殷手忙脚乱。

  南方无忧,李晔的目光便聚集在淮西与淮南。

  虽然高行周突然攻陷蔡州,打乱了梁军的部署。

  不过短暂的对峙后,梁军已经做好所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