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章 地缘争夺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今皇帝分兵剪我羽翼,我军固守汴梁,自取死路也,将军当趁其不备攻其之虚,以解当前困局!”很久不露面的李振出现在城墙上,对王彦章道。

  王彦章能在梁军中崛起,一方面是他的武勇,但这个时代武勇的人多了去,被埋没的不在少数。

  另一方面则是敬翔、李振的大力推荐。

  所以,李振对王彦章是有恩的。

  敬翔长于政务,李振擅于谋略。

  敬翔忠于朱氏,李振却对朱友贞失望透顶,知其听不进自己的谋划,所以直接跟王彦章建议。

  王彦章深以为然,主动防守与被动防守差别很大。

  但凡一个优秀的将领都知道其中的差别。

  “皇帝二十万大军攻我,自以为天下大势水到渠成,必有轻我之心!”

  两人刚刚说了几句话,张汉伦领着几名随从摇头晃脑的来了。

  兵权虽在王彦章手中,但朱友伦并不放心,派张汉伦为监军。

  李振一出现在城墙上,张汉伦闻着味儿就来了。

  赵岩和张氏兄弟要上位,左右宰相敬翔、李振就是绊脚石,朱友贞疏远敬翔、李振、寇彦卿等人,正是因为听信了他们的谗言。

  王彦章故意压低声音道:“待某击退唐军,必清君侧。”

  王彦章数次在公开场合说类似的话,早落入赵岩等人耳中。

  赵岩也曾公开说,宁愿死在唐人晋人刀下,也不愿死在王彦章手中。

  若不是敬翔极力周旋,梁国文武自己就互相对砍起来。

  矛盾既然存在,绝不会轻易调和。

  只因唐军兵临城下,才暂时隐忍。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朱友贞的暗弱,既没有朱温的狠辣,也没有朱温的眼界。

  汴梁城南,唐军大营,皇城司送来河北最新战报。

  段凝如历史进程上的一样,投降了李存勖。

  梁军在河北最后的有生力量丧失,博州朱汉宾也投降了,卫州张汉杰心胆惧丧,弃城走河南,河北全境除了成德王镕,全部为李存勖所得,又新得平卢镇,声势高涨,引雄兵十三万,屯守澶州,隔黄河而南窥汴州。

  天佑十年九月,河东大将李嗣昭进兵黎阳,离滑州只隔着一条黄河。

  李嗣源骑兵急奔濮州。

  此时滑州、濮州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大唐手中,两地在大河之南一左一右牵制澶州。

  若落入李存勖手中,就与卫州三点一线,刀锋一样悬在汴梁头顶上。

  这样的地缘态势,李晔如何能安心攻打汴梁?

  万一李存勖来个背刺……

  李存勖是个彻头彻尾的军事冒险者。

  好在河北争相投降李存勖时,山东、中原之地,也开始向大唐投降。

  天佑十年九月,梁武牢关一万梁军兵变杀防御使向刘知俊投降。

  曹州刺史王鹤伦向高行周投降,因此高行周能先李嗣源一步兵临濮州城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