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一章 身价_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月。

  最新一期的三联周刊出版,主编朱巍犹豫了好久,才拍板用褚青的照片做了封面。

  三联还没有日后的明显商业化,谁红写谁,像神雕时的刘亦非,士兵时的汪宝强,超女时的春哥,有话题有爆点,完全为了销量。

  这会,是很坚持办刊原则的。

  褚青这种略有名气的小演员,即便拿了巴黎影*帝,在圈内可能会引起一些关注,但在老百姓眼里,等级仍然低得可怜。

  因为没有人帮他做宣传,做包装,找准市场定位,再推广出去。

  所以,仅凭知名度而言,做褚青的新闻,远不如做周逊来的有阅读量。但三联,不光是在讲他的演艺经历,而是从他切入,展现了某个群体,对生活的某种态度。

  就像封面的那张照片,黑白底子,从肩膀往上截的头像,褚青一手挠着头发,微微侧脸,目光安静。最下面,是特朴实的一行字体:平凡的时代。

  他的鼻梁非常挺直,眼神内敛而不尖锐,在这种封面的大特写里,绝对能撑得住画风,不崩不坏。

  照片是孟敬无意中拍的,定版时选来选去,感觉这张最合适,挺有一种怀旧又坚定的精神立场。

  褚青这期周刊-一-本-读-小-说-,没掀起什么大波澜,销量依旧半死不活。但在三联圈定的那些读者群里,还是有很多人,认认真真读了关于他的文章。

  这部分人,要么物质上无忧无虑,要么精神上充满理想,比如各行业的精英,以及青春的大学生们……只有他们,才会蛋疼的去思考生活态度的问题。

  若换成为了填饱肚子奔波在街头的劳苦兄弟,你问他有啥生活态度,呃。纯属找削。

  总之,在一些相对小众的圈子里,褚青的名字,已经被人牢牢记住。

  其实他回到京城后,也特意买了一本,结果发现看不太懂。虽然自己说的话大部分原封不动的刊载上,可卞志宏写的赘述和评语,就比较矫情了。

  就像上学时,念那些四六不懂的散文一样。

  当然,他回来的消息还是在朋友圈里轰动了一下。别人不在意,小伙伴们肯定是要恭贺的。

  主要两个事,第一个自然是拿下最佳男主角奖,第二个则是因为《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

  此剧开播后,轻松占据了同期的收视档,甚至成为戏说剧的标杆性作品。

  褚青的戏份不多,但人物突出啊,还有顿悟的盲眼表演,观众看着特鲜明。一个潇洒磊落痴情忠义的丰绅公子,妥妥的竖起旗来。

  可终究是配角,跟柳青相似,一时热度。过了劲也就过了,成不了代表作。

  所谓好事成双,即便后边那个,有点凑数的嫌疑。回来几天。他就收到了十几份饭局邀请,关系都挺近的,刘晔。元泉,赵微……连在台湾的苏友鹏都掺和一脚。

  褚青不好推拒,又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