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千八百二十五章 学无涯_长生十万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但若是这真正的力量,是存在竹简夹层中,那就很好解释了。

  很明显,苏小姐亏大了。

  但问题是,在整个儒界之中,能破开竹简的人,除了叶秋之外,再无第二人!

  因为这竹简的夹层,设计的非常精妙,乃是墨家最高层的机关术。

  除非墨家巨子重生,否则,就算墨家还有传入在世,那也无法破开竹简!

  ……

  回忆着昔日“墨子”所创的那些机关术,叶秋只用了很短时间,就将竹简的夹层打开。

  一张薄如蝉翼的丝绸,出现在叶秋眼前。

  在这张丝绸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秦篆小字,笔走龙蛇,写的非常的有气势。

  “仅从笔力而言,此人在儒道上的造诣,已经达到了圣人之境。”

  “但奇怪的是,这张丝绸的文字,儒气波动却极为稀薄,这究竟是为何?”

  怀着好奇,叶秋仔细阅读,这丝绸上面上的内容。

  和叶秋想象中的不一样,这丝绸上的文字,记载的并不是功法。

  这里说的是,在上古之时,一个叫做“学无涯”人,他曾经的一生。

  学无涯,并不是此人的本名,而是他的代指名字。

  此人认为,学习知识如一片大海,根本无法到达彼岸,只能尽力去汲取知识。

  此人避世而居,并非在万年前的人,而是出生于秦朝,乃是孔圣的弟子。

  只不过孔圣弟子如云,光亲传弟子六有七十二人,个个成就半步圣人,非常的逆天。

  学无涯是孔圣的三千常随弟子之一,恐怕孔圣能否记住他的名字,这都是一个的问题。

  两千多年前,人族大规模开荒儒界之前,儒界和中原,还曾是一个整体,并没存在分割两个世界的结界。

  只不过此地太荒凉,而且位于鲁国的隐秘之地,能找到这里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

  但问题是,儒界上古之时,一些与世隔绝之处,环境却极好,天地灵气也充沛。

  于是,有大儒来此隐居,麾下弟子也跟随而来,坐而听法,聆听教诲。

  又有高贤慕名而来,和大儒坐而论道,彼此不亦乐乎。

  伴随时间推移,百家汇聚于此,于是看那宫殿起,看那学宫落地。

  稷下学宫,逐步成型。

  其实,真正的稷下学宫,是位于中原鲁国,乃是一座历史建筑。

  但在诸子百家心中,在儒界的稷下学宫,才是真正的圣地。

  而后,圣人降临!

  孔圣降临稷下学宫,在此讲法三年,引发跟随者无数。

  学无涯此人,身为孔圣三千常随弟子之一,自然也进入了稷下学宫。

  一晃,三年而过。

  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

  三年春秋寒暑,学无涯都在默默读书,认真聆听孔圣传道。

  其实他也很厉害,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个大儒。

  但在诸子百家争鸣,诸子都是圣贤的辉煌时代,大儒多如狗,根本不值钱。

  学无涯,依旧籍籍无名,在稷下学宫之中,只是那种扫把,每天打扫卫生,给人端茶打水,打杂的小蝼蚁罢了。

  但无人知道的是,学无涯这个小蝼蚁,却在卑微和艰难之中,慢慢的崛起……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