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九章 孙承宗的心思_铁血大明16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样也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这一点,朕顾及到了。”

  “所以终战的地点,是宁远城,也只能是宁远城。”

  “建奴想要叩关,就不可能撇开铁骨铮铮带着万余兵马坐镇宁远的袁崇焕不管。”

  “因为一旦不管宁远,直扑山海关的话,建奴就容易在辽西走廊遭受两面夹击。”

  “所以宁远城,将会是建奴不得不拔的一颗钉子。”

  “朕来山海关,沿途都是保密行军,没有暴露身份,今日拿下山海关之后,亦会全城全关开始戒严排查建奴细作谍子。”

  “加上朕听闻,袁崇焕在宁远,此时也是封闭戒严的状态,大肆排查建奴细作谍子,宁抓错不放过。”

  “双重把关之下,消息理当不至于走漏的太快。”

  “尽量隐藏下朕亲征辽东的事实,暗中整合山海关大军,急行军二百里奔赴宁远,在建奴攻城最为焦灼的时间,猛然杀出!”

  “这,才是朕的计划。”

  “老师,你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否?”

  听着朱由校的一番话,孙承宗摸着颔下花白的长须,沉思了起来。

  一旁的袁崇焕看到孙承宗这幅样子,走上前来,按住了孙承宗的肩头说道:“稚绳兄!陛下思虑极密,而且我去海上,也不仅仅只是为了侵扰建奴后方扰乱建奴军心,这么简单。”

  “我准备趁着建奴倾巢而动的时候,直捣沈阳,努尔哈赤不是刚把他们家祖坟迁到沈阳么?我打算掘其祖坟!”

  “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建奴军心必乱!”

  袁可立杀气腾腾的一番话,听的孙承宗毛骨悚然了起来。

  天启二年殿试的时候,袁可立和他孙承宗可都是考官,私交本来就极好。

  在之前孙承宗坐镇辽东,袁可立巡抚登莱的时候,这两人的关系更加密切,甚至于可以说袁可立在登莱之所以没那么多掣肘,可以放开手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孙承宗给袁可立全部挡下了。

  这才有了轰轰烈烈的皮岛东江镇。

  这才有了敢于向建奴主动挥剑的登莱水师。

  登莱水师强势收复了旅顺,连续打下了金、复、盖三卫及红嘴、望海、永宁等多堡要地,收复辽南海岛疆土千余里,膏腴之地失而复得。

  打的建奴弃地四百余里!

  所以孙承宗很清楚,袁可立这货虽然急眼了也会干出亲自抄刀子砍人的事情,可是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个儒将儒生。

  一个儒将儒生,能够咬牙切齿,杀气腾腾的说出要掘女真祖坟,逼迫女真军心大乱这样的话来。

  孙承宗很好奇,是什么转变了袁可立的心态。

  毕竟在此之前,袁可立固然对建奴有着极强的敌意,可是面对建奴中可招降,愿归顺的那一部分,还是极为友好的。

  看了看袁可立,看了看天启帝,孙承宗苦着的一张老脸表情终于缓和了一点。

  自己这个学生是个倔脾气,这一点孙承宗心知肚明。

  加上袁可立这个老搭档都愿意点兵背上掘人祖坟的骂名,也要开战的这一点,让孙承宗妥协了。

  没准这一战,还真能打!

  毕竟宁远是孙承宗亲自吩咐下去,袁崇焕亲自监督修筑的。

  那可是一座坚城,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拿下的。

  更何况袁崇焕在高第发布命令撤退之后,将整个辽东被高第弃守的火器都给拉到了宁远城中。

  这样一来,宁远就更耐打了。

  只要宁远久攻不下,祖坟被抄军心大乱的建奴就必然会选择撤军,撤军之时天启帝亲征大军乘胜追击。

  拿下一场大胜,问题不大!

  在心中迅速的规划了一下之后,孙承宗面上出现了一抹喜色。

  须发伴随他的笑颜展开,如同大戟一般。

  “陛下,既然如此的话,那么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拿下高第!高第必然和建奴有所联系!如果不能速速拿下高第,陛下大计定当生变!”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