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_铁血大明16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的话,没准已然信心受挫的朱由校,就会陷入自我怀疑的循环当中。

  谁让迄今为止的表现来看,朱由检和朱由校这两兄弟之间差距,着实有那么一点大呢?

  虽然对朱由检的评价低了,但是没法子,朱由检作为天启皇帝亲自任命的监国王爷,张维贤还是只能咬着牙去好好教导。

  看着朱由检,张维贤微笑道:“秦将军舟车劳顿,不妨先带着大军入京营休整一番。”

  “陛下离京之前,将京营大营之所在,迁徙到永定门后,就是为了向世人彰显大明之勇武。”

  “可这也同样,能够让大明的将士,入京之后立即就能得到修整的机会。”

  瞥了一眼被魏忠贤搀扶着,却仍旧脸上发白的朱由检,张维贤心中暗自叹气,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和煦的笑容:“秦将军所说没错,信王殿下年岁尚小,故而遇上这种突发情况,自是不知如何应对。”

  “有失方寸,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见到了秦将军,老夫也是大为欢欣,也的确失察在先,光顾着与民同乐,一同迎接大军归城。”

  “却没注意排查刺客暗探。”

  “细论下去,负责稽查京师的老夫,也有罪在身!”

  “好在都没出事,也就让这事儿过去吧!”

  “秦将军,请!”

  虽然不屑朱由检的怯懦表现,可是张维贤终究还是给罪责揽到了自己的头上。

  不过这也是魏、张二人对朱由检的了解不深而导致的。

  虽然朱由检看起来勤奋努力好学,而且有威仪,可是原本历史上朱由检干的那些事儿,就足以证明朱由检是个喜欢且容易打退堂鼓的性格。

  更遑论朱由检还喜欢推卸责任。

  虽说原本历史上的崇祯,哪怕是到了死,都还心念百姓。

  可是也别忘了,崇祯在自挂东北枝之前,可是恶狠狠的多次诅咒诸臣误朕这种话的。

  说到底如果不是崇祯自己耳根子软,喜欢变调打退堂鼓,而且喜欢听信那些水太凉们的话,自以为执掌天下,实则被当做玩物的话。

  他又怎会自挂东北枝?

  一十三年围剿李自成,先用杨鹤,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这其中除熊文灿外,其他都表现出了出色的能力。

  然而这一十三年的围剿中,就因为崇祯自己的问题,不断换帅,最终导致功亏一篑。

  李自成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把大军带进了京师。

  这样一个人,是没法真正交托重任的。

  这也是为何朱由校乐意给朱由检实权的原因,因为朱由校很确定,朱由检这个便宜弟弟,即便是得了实权,却在他的天性之下,注定没什么大作为。

  顶天了也就是个明末的中老年袁绍罢了。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生,见小利而忘命。

  这些话语,用在崇祯的身上,还真就没问题!

  秦良玉初来乍到,也不清楚京师中到底是什么局势,听着张维贤的话点了点头,手臂一挥道:“儿郎们,入京!”

  看着川军整齐有序的走入京营,张维贤拍了拍魏忠贤肩膀道:“魏公公,今日见川军,老夫才确信,这川军,必然是辽东战场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昔日岳王爷曾说过,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这样的时代,你说,我们看得到么?”

  魏忠贤耸了耸肩膀道:“咱家哪知道?但是咱家听陛下说过一句话,有能力的文官,在底线内贪,陛下可以接受。”

  “会带兵打仗的人,那他怕死,也可以说成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咱家,深以为然,新城侯,您说,是吗?”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