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六章 鸣金收兵_铁血大明16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功,为了抢功而自乱阵脚,从大顺风变成大逆风,最终能够维持一个死伤不太惨重的败局就已经很勉强了,毕竟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以惨败结束。

  天启帝又是个重视军纪的人,此时没有太多的时间让朱由校去整顿军纪,所以朱由校干脆的就将军纪和对于士兵而言最为重要的军功赏罚挂上了钩。

  每一场战役,胜利与否才是赏罚的关键。

  若是吃了败仗,虽然按照天启帝新颁发的军功爵制同样可以得功,但是这份功劳比起胜仗,还是要差不少的。

  可即便是这一点,也比起大明之前的军功制度要强得多。

  换作之前,吃了败仗还想有功劳?那是扯淡!不清算都算是好的。

  然而想要在战败的情况下能够获取功劳,也不是说随便打打败仗就能够做到的,至少需要有着足够的斩获或者缴获,比如敌将首级或者战旗旗帜之类比较能够确定敌人身份的东西。

  但是甭管咋样,总比好端端的大顺风打成逆风局要来的更好。

  祖大乐作为祖大寿的弟弟,在关宁骑中还是有着极大声望的,他的一声暴喝,自然是没人敢于违背。

  说到底,此时的关宁骑远不是后世的关宁铁骑,名声还没有打出去,建制也还没有彻底组成,甚至在很大一定的程度上,关宁骑跟祖家的家兵没什么太大的差距。

  即便是吴襄,都能掌握住关宁骑的指挥权,对寻常的关宁骑骑士斥责鞭挞,更何况祖大寿的兄弟们?

  “是!”

  那几个刚拎着刀子准备和宁远守军以及白杆兵抢人头的关宁骑顿时悻悻一笑,挥鞭策马,按着祖大寿的指令行动了起来。

  “轰!”

  宁远城头的炮声,还在炸响,而建奴后方的炮声,在响彻了三轮之后,就哑火了。

  城头上的袁崇焕一刻都没有松懈下来,始终在观察着代善的动向。

  所以在建奴大军停下炮击,选择了骑兵向两翼包抄,开始冲锋之时,袁崇焕当机立断的挥动了手中的小旗,做出了安排。

  “鸣金!让城外大军,撤回宁远城来!”

  “建奴援军已至,大明需要保存实力和建奴打到底,如今的战果已然足够,建奴知道了大明的肌肉,也知道了大明的力量。”

  “战士们厮杀一日,和蓄势已久的建奴拼杀,属实不利!”

  在此时撤军,其实对于明军而言,算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不论是白杆兵还是宁远守军,亦或者是关宁骑,都产生了不少的斩获,也打的足够亮眼,打出大明气势的同时,也让整个大明军队有了信心,有了建奴并不是无可匹敌的这个观感。

  更何况,这一战打到这里,是大明的一场大捷!

  大明这么多年来,面对建奴的唯唯诺诺,算是在这一战后被彻底的洗涤一净了。

  白杆兵是大明知名的精锐,能够和建奴打的难解难分,这不难理解。

  可是初次尝试大战的关宁骑,也能在掰回一城之后,迅速的和白杆兵合力,与建奴打的难舍难分了起来。

  这毫无疑问的是给了关宁骑一剂强心剂,让关宁骑觉得,建奴没什么大不了的。

  更别提最后冲出来的宁远守军,他们一拥而上之后,反而将建奴逼进了营盘当中,这当然会给这些辽民组成的民壮一种建奴不过如此的感觉。

  既然这一战的大致目标已经达成,袁崇焕的文人谨慎性子又上来了。

  眼下没什么太大的必要继续和建奴鏖战。

  建奴援军冲杀而来,从两翼包抄。

  一旦建奴的战术意图达成,那么城楼之下厮杀了一天的白杆兵和关宁骑,首先就会被切断后路。

  其他的宁远守军中,可是有着绝大部分都是没有训练多久的民壮,打打顺风仗可以,一旦逆风,必然会迅速崩溃。

  说白了,之前如果不是城头上的火炮反击及时,袁崇焕估计在建奴的火炮攻势当中,这些宁远的民壮就已经开始溃逃返回宁远城了。

  在现下的这个时间里,还是及时撤军,保持实力为好。

  万一败了,那整个宁远,可就危在旦夕了!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