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章 龙抬头_大唐第一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一面带有贞观镂印的百年铜镜整好衣冠,然后打开门走到了屋檐之下。

  举目望去,院外结伴走来一群欢声笑语的孩童。

  时间,总是被他掐得这样分毫不差。

  萧珪一眼就将他们点完了数,九个,不多不少。大的七八岁,小的不过五六岁。

  看到这些穿着厚实冬裘的孩子们,宛如一群小企鹅笨拙而匆匆的走来,萧珪脸上再一次浮现出笑容。

  孩童们看见萧珪,立刻止住嬉笑,连忙走到干净的院子里来。整整齐齐站作一排,一同叉手抱拳,对萧珪弯腰下拜。

  “祈福纳祥,先生安好。”

  萧珪记得,自己曾在巴黎遇到过一位来自中国的专业茶艺师,用和这些孩童们一样的“叉手礼”,跟自己打过招呼。

  当时的感觉,真是古朴而亲切。

  “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叉手礼于大唐最为盛行。一个连叉手礼都行不好的人,定是要被人耻笑的。所以,教这些孩子们行好叉手礼,也就成了萧珪这个乡间塾师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

  他用左手握住自己的右手姆指,做出了一个“叉手礼”的标准示范动作。那些孩子们全都认真的看着萧珪的每一个动作,很用心的模仿。

  有几个施礼并不十分标准的孩子,渐渐都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动作。

  萧珪满意的点了一下头,“好。”

  孩子们纷纷收拢了小手儿,用嘴哈气。

  “冷吗?”

  “不冷、不冷!”孩童们欢快的回应,很多人已经把眼神,投到了那个雪人的身上。

  萧珪说道:“今天你们谁能在午食之前,将《论语•学而》篇一字不差的通篇背颂,这个雪人就送给他。”

  “好耶!好耶!”孩童们一阵欢呼。

  “先生,先生,若是赢得了雪人,可以将它搬回家中么?”有孩子问道。

  萧珪笑着点头,“可以,只要你搬得动。“

  “那,那襆头也能一并搬走吗?”孩童们发出一片调皮的笑声。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