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七章 拜祭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北海道,从南有大明最忠实的小弟琉球,西边再有大明,三面将他们包围起来,他们就翻不了天。

  穷困的生活会让他们的年轻人一代一代为大明效力,赚取他们的人口红利,却不用接受他们的负担。

  当然,大明也可以放开一条通道,对立了大功的东瀛人进行归化,这样就能让他们起不了一点抗争之心。

  北海道在朱瞻基的计划里是非常重要的,那里除了人少地广,还有大明目前最紧缺的硫磺。

  如今大明在烧制水泥修路,包括北明山铜矿的开发,还有日益扩大的神机营,都需要大量的火药。

  硫磺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大明最重要的军事物资之一。

  朱瞻基正准备再跟纪纲说一些东瀛的事情,却见小太监魏明在李亮的带领下进了会客室。

  魏明是在兴庆宫值守的小太监,这个时候出来找朱瞻基,显然是因为出了事。不过他脸色正常,所以朱瞻基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这些太监从小生活在皇宫里,察言观色绝对是什么人都比不上的。他们往往一个表情,走路的神态,都能直接透露出许多信息来。

  见到朱瞻基,魏明躬身禀报道:“太孙殿下,金尚书去了,陛下念其家无人主持,故命太子殿下主持葬礼,殿下幼年曾受金尚书教导,也应登门吊唁一番。”

  “好,孤知道了,素色衣裳带来了吗?”

  “奴婢带来了,还有太庙的典仪。”

  金忠此人也算个奇人。此人出身宁波望族,但是幼年家道中落,历经艰辛。他自小对对易经算卜钻研颇深,三十三岁才得到当了军户的二哥的消息,带着妻子离开家投靠这位二哥。

  但是他这个二哥很快就去世,他被朱棣补了他大哥的军户,后又转为燕王府长史文书。

  后来与举荐人姚广孝一道,同为朱棣“靖难”的主要谋划者。后随军征伐,赞理军务,运筹帷幄,是朱棣的得力谋士,官至王府长史。

  后来他又辅佐朱高炽,在朱瞻基十岁的时候,专门教导了朱瞻基两年。

  他对儒家不以为然,崇尚道家,偏又跟佛家的姚广孝关系很好。

  而且此人可谓是明初难得的清官,他当兵部尚书时五十多岁了,无儿无女,家里就一个男侍仆,侍女、小妾均无,平时老夫人自己操持家务,居住、生活都很简朴,有余钱就用来赈灾济贫。

  一直到去年,朱棣怜他无子,用下圣旨的方式强迫他纳妾。

  金忠只好遵旨,找了个贤淑很会持家的赵氏做偏房。直到前几个月,赵氏为他生了个儿子金达。朱瞻基当时还上门恭贺过,不曾想今日听到了他的死讯。

  此时天热,朱瞻基在两个小太监帮忙下换上了一套素面青色长袍,除了头顶金冠能代表他的身份,与一般学子没有多大区别。

  他跟纪纲交代说道:“今日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