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荐票)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赢。

  十五岁的时候,朱瞻基几乎就是打遍宫中无敌手了,朱棣见识到了朱瞻基的本事,这才放心让他可以自由出入皇宫。

  要不是他才十六岁,还在长身体,他也不会这么瘦。

  两个人也一心想看看,等朱瞻基身体长成了,到底有多大能耐。

  现在他们把所有的功夫都传给了朱瞻基,朱瞻基虽然依旧那他们当老师对待,但是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朱瞻基的保镖。

  十年相处下来,玄真和一清子也没有离开的想法。

  朱棣给武当重修了道观,武当弟子还有不少在军中授艺,玄真属于是最核心的人员,哪能舍得离开朱瞻基身边。

  至于一清子,这个家伙早在五年前就从朱瞻基这里要了一个看中的宫女,在应天府成了家,现在儿女都有了。

  明初的气温不算太低,但是现在没有工业,没有暖气效应,却是真正的冷。

  以朱瞻基估计,现在的气温差不多在零下五度左右。

  应天府的皇宫其实位于城市的东南角,出了皇城,外面几乎就没有住户了。

  前世周游到过一次南京,他们现在走的位置就是中山陵南边山下。后世这里是繁华的市区,但是现在这里除了孝陵卫,还有羽林左卫的少数农庄,大部分都是皇庄。

  朱瞻基的皇庄就在孝陵卫驻地和皇宫之间,正对着朱元璋的明孝陵的一个村子。

  因为距离皇宫近,在朱瞻基提出想要一个农庄的时候,朱棣把这里赏赐给了他。

  朱瞻基没有种粮食的想法,他要一个农庄,也只是为了有个能给他训练士兵的场所。

  这个时期,明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从朱元璋时代就开始养马,现在全国有马一百七十万匹,光是合格战马就有五十万匹。

  但是明军基本上打仗都是依靠财大气粗,硬碰硬横扫。

  不管是张辅在安南打,还是朱棣三年前第一次北征,基本上是靠自己绝对的实力来打。

  面对安南这样的农耕地区好打,两次就把对方搞定了。

  但是草原的鞑靼、瓦剌放牧民族,他们打不赢就跑。

  以至于每次明军劳师动众,虽然打赢了,却不能让对方伤筋动骨。

  三年前,鞑靼部被打服了,三年后的今天,瓦剌又不安分了。

  朱瞻基对这些历史不算了解,他只知道郑和七次下西洋,明成祖五次北伐。

  这一次北伐才是第二次,那就说明,后面还会有三次。

  不管跟谁打,朱瞻基都想一劳永逸,不愿意跟那些草原人一直拖下去。

  第一次北伐筹备期间,他就在农庄里收纳了一批比他稍大一点的孤儿们,第一批的人数也不多,只有两百人。

  朱瞻基按照现代军事练军,首先培训他们的纪律性,用了半年的时间打磨的像点样子后,又教了他们一招制敌术,军中三刺,八段锦。

  因为人数太少,这批人他是按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