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一章 拉拢一批(求订阅,求月票)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现在因为大都使用毛笔,所以由上而下写字,这样的时候,一二三就更容易混淆了。

  一帮人还在议论数字和标点的作用,有家丁进来汇报:“启禀老爷,大老爷和姑爷下堂之后来了,同来的还有杨侍读。”

  解缙的兄长解纶曾任御史,不过现在调任国子监应天教授,这对一个纯粹的文人来说,也是一个号合适的职位。

  解纶与解缙一样,都有些书生意气,当官是在有些不合适,当教授却适合的多了。

  黄金华是解缙的妹夫,如今任礼部主事,职位也是清贵之职。

  他们的到来理所当然,只是解缙有些不明白杨士奇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到来,所以还楞了一下才说道:“待我亲自去迎。”

  朱瞻基却很清楚杨士奇为什么到来,自己把他儿子送去了应天府,他自然会来打个招呼,探明一下朱瞻基的心意。

  不一会儿三人被解缙引了进来,朱瞻基安坐不动,胡广却站起身来,以示尊重。三人不等解缙介绍,就向主座上的朱瞻基长揖行礼。

  朱瞻基起身回了一礼,请他们在左右坐下。几个小一辈的也连忙换了下座,请几位长辈上座。他们虽然跟朱瞻基年纪差不多,但是这个时候,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

  接下来,在饭前的这段时间,众人的话题自然集中在了数字和符号上面。

  虽然几位对于符号的出现持肯定态度,但是一谈到推广,几个人都不敢表态了。

  还是在国子监担任教授的解纶首先表态说道:“殿下,国子监固然可以推广数字和符号,但是有谁来断章,谁来推广,还需从长计议。”

  所谓断章取义,也是儒家掌握话语权的最大标志。

  比如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在中华历史上打了两千年的嘴官司。

  这句话可以翻译成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也能理解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同时也能理解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在两千多年封建时代,几乎所有的执政者都是以第一种方式来执政。

  但是在来自后世的朱瞻基看来,应该是最后一种才真正符合人性,道德,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

  如果民众可以使唤,便任由他们发展,如果不听话的时候应该教育他们该怎么做。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段,极具代表性的一段,而在整个四书五经里面,有无数关于断章取义的分歧。

  所以,谁能取得断章取义的资格,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这比推广标点符号本身,更为重要。

  朱瞻基笑道:“我只是认为这种数字和符号对我们有用,所以想来征询解师的建议,然后由解师上一份奏章,交由我皇祖父定夺。”

  这种事虽然要推动,但是绝对不能由朱瞻基出面。于公,他没有亲政,于私,他的文坛地位不够,所以,让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