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三章 战场的变化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的船上逃去,因为有着自己的明确目标,所以局势虽然混乱,却也有着自己的规律。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次的大明水师几乎出动了三分之一的水师兵力,而他们不过是整个计划里的一个诱饵。

  他们很快就会知道,他们完全没有希望逃走。

  也就在这个时候,陆地上的攻击开始了,冲在最前面的就是朱瞻基的亲卫羽林卫。

  赵永亮率领着一千五百人的火枪手,分成了三排,形成了一个扇形,目标直指港口。

  在这种急行军的状态下,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千多米,但是每个士兵都喘起了粗气。

  每个士兵的左臀挂着火药,右臀挂着弹丸,肩背长枪,一直冲到了港口的外围,形成了一个散兵包围圈。

  这种阵势,在冷兵器时代是很少见的,还有几个留守狙击的倭寇想要来占点便宜,但是被海军的大刀队哗哗几下就逼散了,仓皇而逃。

  港口一带,原有的几排房子之间的道路上,被倭寇堆满了杂物,形成了一个隔离带。

  大约一两千倭寇被留守在港口,他们要为其他人上船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距离对方还有两三百米的地方,赵永亮吹响了口中哨子。跟在后面的一千五百羽林卫立即退到了路边,相互协助,点燃了枪管上绑着的引线。

  这种引线与鞭炮的火引有些相似,不过是用棉线加上凝固胶形成的。火绳是软的,但是却燃烧缓慢,一根火绳,可以燃烧半个时辰。

  而他们让出的道路上,空地上,三十架火炮被分散着对准了港口。

  板车的轮子被卸了下来,火炮被平放在了地上,对准了港口的船和前方的障碍。

  然后,装药手,装弹手,紧张有序地开始填装。

  不论是火炮,还是火枪,朱瞻基都让人严格测试过最佳装药量,每个弹药包都用油纸包了起来。

  这种定装是几百年后才出现的黑科技,火药定装,可以节约开枪的时间,也对枪管的维护有利。

  这是羽林卫的第一次火炮和火枪实战,每个人都严格地按照训练手册,紧张地准备着。

  即便是这样,还有人慌里慌张,忙里出错,差点没有命令就开枪了。

  而他们的最前面,是五百名两人一组,举着厚木板的同僚。

  “大人,炮台已经准备完毕。”

  赵永亮奋力吹响了口中的哨子,举起了右臂,旗手随着他的动作压下了大旗。鼓声随后响起,十门火炮就咚咚咚地响了起来。

  可惜的是,虽然目标对准路上障碍的火炮建了功,炸开了不少阻碍。而那些向海上射击的火炮,炮弹大多都射进了海中。

  负责校队和瞄准的士兵连忙又重新校对,第二轮射击又开始了。

  这一次,取得的成绩有了上升,堵在前方的倭寇们根本不敢用身躯来挡那些炮弹,仓皇后退。

  赵永亮压抑住进攻的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