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金矿与中继点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岛形成的一处夹角,城市建在夹角的内端。这里虽然是马鲁古的首都,但是在后世这里也不过是一个人口不到四十万的城市,在这个时代,人口仅仅突破了两万,还没有大明的一个县城大。

  舰队给马鲁古国带来了他们需要的瓷器,茶叶,布料,朱瞻基也受到了马鲁古国上下的欢迎。

  但是这个城市实在太小,不要说满足舰队的需求了,就连供应舰队的淡水,他们都提供不了。

  而且,大明在马鲁古设置的香料收购点也没有在这里,而是在北马鲁古群岛,那里才是香料的主产区。

  所以,朱瞻基连船都没有下,只是在船上接见了马鲁古王族一行,随后就启程离开了安汶。

  至此以后,舰队的航行途中,就再也没有文明的出现,所有的航线也需要自己摸索。

  航线的确定,在以前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因为这涉及到了复杂的定位计算。

  在茫茫的大海中,有海岛的时候还能做个定位,没有海岛的时候,就只能依靠天上的太阳和星星来定位。

  当船队来到了位于赤道以南的地区,所有的星座位置都有了变化,那整个北半球都作为定位标准的北斗七星也彻底不见,如果不是六分仪的出现,船队根本无法定位。

  而这个时候,司天监的星象师们也在朱瞻基的指引下,换成了以南十字星座作为晚上的定位标准。

  他们这些人在茫茫的旅途中,可以说是除了领航员之外,最为辛苦的一群人。

  因为每一天,他们都需要根据日期,根据太阳的升起,在天空划过的角度,来计算舰队的位置。

  更要将所有的资料制成一张图表,作为以后航行的依据,这里面不能出现任何错误。

  舰队的领航员们每天通过定位方位的变化,来记录航线,洋流,这些是如今这个时代,一个国家的最高机密。

  在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就是因为掌握了太平洋洋流的情况,在两百多年里面,大发其财。

  现在有了朱瞻基的安排,大明有了能够定位精确的六分仪,然后再制作出经纬表,定位出各条航线,那么大明的航海技术,就没有任何人能比得上。

  在朱瞻基拿出的南洋和南洲的详细地图上,一个个小岛被标注,起名,一条条航线被画出来,这些都会成为大明最宝贵的财富。

  为了避开东南季风,舰队迎着太阳一路航行。在穿过后世的瓦图贝拉群岛之后,舰队来到了海龟岛的南方。

  整个海龟岛,也就是后世的新几内亚岛,百分之八十的区域都被原始雨林覆盖,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也是万年不化的雪山,和绝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沼泽地。

  几百年后,人类在岛屿的沿海地带,开发出来了一些农田。但是这个时候,岛上除了一些不知道何时流落岛上的食人族,再无其他文明。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