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万二求订阅)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年以来,腊月二十八这一日的大朝会,大多数应付差事。各部事务都已经处理完毕,就等着大朝会结束之后,就全体放假。

  但是永乐十七年的最后一次大朝会,却因为一份议事法则的出现,让这次的大朝会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

  其实明朝的朝会分类非常多,有每日的常朝,也就是早朝,正旦朝,午朝,晚朝,朔望朝等等,每一种朝会都有不同的仪式。

  朱元璋时期,严格遵循三点守候,五点朝会的制度。许多住的远的大臣,半夜就要起床,然后到午门等候,五点准时议事。

  但是朱棣生于富贵,虽然也是个勤勉的帝王,但是却受不了每天早上四点就要起床,五点就要议事的规矩。

  他将早朝的时间改成了夏季七点,冬季八点,自己不光能睡个懒觉,让大臣们也能休息好。

  而且遇到刮风下雨,下雪,还体恤百官,准许四品以下官员不参加早朝。

  因为四品以下百官,上朝也没有说话的资格,而且大半还要站在大殿外面。

  奉天殿虽然大,但是一次也容纳不了一千多人啊!

  但是这一天虽然雪停了,气温却更低了,文武百官却都不嫌寒冷,一个个准时候在了奉天殿外。

  朱瞻基进入院落的时候,差点吓了一大跳,这么齐整的阵容,他有几年没有见过了。

  微微摇头笑了笑,他跟站在武将之首的张辅轻轻点了点头,守在了大殿门口。

  在他之后是行动不便的朱高炽,朱瞻基守在门口,亲自将他架上,把他放在了座位上。

  他的体重超过了两百斤,平日两个健壮的太监也累的气喘吁吁,但是朱瞻基一个人就轻松地把他架起。

  然后鼓乐争鸣,在太监们的高呼声中,朱棣在内阁大学士和翰林学士,以及一帮内侍的护卫下坐在了龙椅上。

  几个小太监在他脚下放了两个炭盆,这才退到后面。

  朱棣坐好之后,鸿胪寺唱“入班”,文武大臣左右两班走进大殿,左文右武,各自站定,行一拜三叩头礼节。

  朱棣安然入座,但是朱高炽与朱瞻基受了大礼,还要还半礼。

  然后,进入了正式奏事环节。

  今天的议题虽然有春节放假安排,值班等琐事奏对,但是这些程序性的工作,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全部处理完毕。

  这个时候,王彦向前走了两步,大声呼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正面对众大臣的朱瞻基能明显感觉到所有人的士气一振,整个大殿里的温度都似乎高了好几度。

  蹇义双手抱着朝笏,因为要面向皇上,是横着向中间走了两步,然后躬身下去。“陛下,臣蹇义有事启奏。”

  “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