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粮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师加更)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们饿的都走不动了,想逃都逃不了。

  而且那些县老爷们可不会轻易让他们逃荒,这件事一发生,他们头上的乌纱帽也不稳定了。

  来到京城,在礼部当大使的朋友一开始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知道了唐父的遭遇,也热心地带他们去查了一番,还到户部帮他们问了为什么山东的粮食一直没有运过去。

  可是还没有查出一个结果出来,他那个朋友就态度大变,给了林三五块银元,让他们尽早回家。

  事情没有查出来,唐父的事也没有解决,他们当然不想就这么离开京城,以至于这个年他们都是在京城过的。

  林三的那个朋友后来再没有见过他们,他们上门也被避而不见。虽然没有说是为了什么原因,但是林三也能猜出一点缘由。

  他并不怪这个朋友,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刚从吏变成官的最小的官。

  他能支持五块银元,已经是很讲道义了。哪怕在京城,这五个银元也够他们四人生活很长一段时间。

  要不是有着五块银元,他们根本不能留在京城,支撑他们等到元宵之后然后准备告状。

  是的,他们是在没有路走了,只能准备去选择到转运使司告状。

  如果京城的官员也是官官相护,那他们就只能返回家乡再找办法。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原本的历史中,他们的京城之行毫无成效,回到家乡之后,只能率众到县衙要粮。

  结果粮食没有要到,林三还在冲突中被打死。

  唐赛儿丈夫被打死,父亲也悲愤而死,本就重病的母亲也随之而去。

  她这才一狠心,掀起了起义大潮。

  永乐十八年一开年的唐赛儿起义,在明初最大规模的一场起义。他们打死了两个指挥使,占领了半省之地,最后才被剿灭。

  但是从此之后,山东民间的白莲教起义,借着唐赛儿之名的起义几百年间层出不穷。

  但是现在,当朱瞻基看到纸条上她的名字的时候,她们的命运就全部改变了。

  因为没有宵禁,他们四人在秦淮河边一直游玩到快子时才回到住的旅舍。

  这是京城最低等的旅舍,一间房一天只要二十个铜子,而住通铺,一人只要五个铜子。

  因为有唐赛儿这个女人,他们要了一间最便宜的小房,她跟林三住,而同行的宾鸿、董彦皋则住通铺。

  见识到了京城的繁华,再想想家乡的悲惨,自家悲惨的命运,他们的心里也是格外难受。

  刚进旅舍,唐赛儿就发现了有些不对,往日正眼都不瞧他们一眼的掌柜神情紧张地盯着他们,大堂里面,也多了一些神情彪悍的壮汉。

  还没有等他们想要退出去,从后面又围上来了十几个大汉,将本来就不大的门口堵的严严实实。

  林三心思快转,难道这是恐吓自己好友的幕后黑手要对自己下手了?

  但是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