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格物学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研究也并不少,比如声学。

  《庄子》艺术就记载了调瑟时发生的共振现象,这种基音与泛音共振现象的发现比西方早得多,欧洲直到十五世纪才由达芬奇首次进行共振实验。

  墨翟曾在地下设瓮,利用共鸣现象,探查敌方挖洞攻城的计谋。到宋代曾公亮,在他的《武经总要》中,把这种方法称为“瓮听”,这是声学效应在军事中的应用。

  而磁学就不必多说了,指南针的发明就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人在磁学研究方面的成果。

  还有热学,这又是一门被忽视的学科。

  早在春秋时期,《考工记》就对熔炼金属过程中,根据物体颜色判断物体冷热程度。并且形成了长期以来的钢铁熔炼工艺。

  而在《论衡》中记录了热平衡,热传导及冷热循环状态下的物态变化。

  三国时期的孔明灯,更是对热学的一种应用。

  至于电学,虽然这门学科是后世才有的,但是实际上,这门学科的记载是从人类文明历史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古时候雷电交加,点燃大树,人们就对雷电有了认识。

  《汉书》中记载了尖端放电,避雷知识和有关装置。

  西汉时期《博物志》就记载了摩擦玳瑁,能够让玳瑁带电,吸附小颗粒。

  《论衡》中记载了利用磁石摩擦生电。

  到了唐代,《玄真子》一书里面就已经对雷与电之间的联系和分别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只是零散的应用,很少有像秤一样,能从古应用到现代的工具和理论阐述。

  这不仅仅是古人只重应用,不重理论,关键还是缺少其他学科发展的土壤。

  朱瞻基自己是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研究这些的。所以在遇到还不到十五岁的马迪的时候,他把这些书全部送给了马迪,让他这个本身就对物理学有兴趣的大孩子来研究这些。

  而马迪也没有辜负朱瞻基的期望,很快就把古书里面,关于物理学的应用,按照朱瞻基的分类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这是他在三年前拿给朱瞻基的书。

  除了这些,他对朱瞻基的滑翔翼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又添加了一门流体力学。

  又是三年的时间过去了,马迪已经快二十岁了。

  由于朱瞻基的吩咐,马家并没有给马迪说亲,他自己也没有成亲的想法,整天埋头在下马桥农庄的研究室里。

  三年前他拿给朱瞻基的书只是别人的东西,但是现如今,他将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大部分都进行过试验,增加了许多内容。形成了一本集理论,实验依据,原理分析的物理学丛书。

  他虽然年轻,却是朱瞻基的羽林卫学的讲师,这几年来,他的学生中不乏勋贵子弟,文臣子弟。

  所有人哪怕一开始对他教的物理学不以为然,却不能忽视滑翔翼带来的影响作用。

  大明的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