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纷扰(八千字大章求订阅)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瞻基是发了一通脾气之后,见杨章德有些委屈,这才想起了这茬。道歉当然是不会道歉的,他安排说道:“你派人去西北,先将方宾密切监控起来,不可惊扰了他。另外,你亲自去镇江府,给我将两船银币运回来,我倒要看看,方家是想要这两船银币,还是想要方宾的命。”

  这个时候,朱瞻基依旧不想动方宾。他去西北主持军务,事关重大,虽然有金幼孜可以取代他,但是朱瞻基却不相信金幼孜的能力。

  来到这个时代,朱瞻基早就发现了,越是在史书上名声大的人,其实做事能力越差。

  因为这个时代重文采而不是干才,越能干的人,越能做实事的人,反而越被人瞧不起。

  金幼孜在后世的名声比方宾大的多了,但是方宾已经当了二十年的堂官,主持兵部近二十年,办事能力不需要担心。

  可是金幼孜除了早年当过几年言官,后来就一直在文渊阁,詹士府这些耍嘴皮子,研究经义,写书注论,当秘书的内阁厮混。

  他虽然对军队后勤也算熟悉,但是从来没有主政过,让这样一个人负责整个北路军的粮草供应,朱瞻基不放心。

  他也不像杨荣,杨荣虽然主政的时间也少,但是杨荣担任了多年的内阁首辅,主持整个内阁,相当于朱棣的政务秘书。

  而且杨荣的能力是得到证实过了,两次北征,中军事务都是杨荣负责的。

  所以,直接要了方宾的命,还不如留他一命,让他继续为大明效命。

  至于这些钱财,只要他不是要钱不要命,就根本不敢问朱瞻基要。朱瞻基的手里,可是还掌握着他贪污的把柄。

  杨章德见朱瞻基平静了下来,这才问道:“殿下,那方宝该如何对待?赵家又该如何安抚?”

  朱瞻基想了想,赵诚虽然只是从八品的官员,但是毕竟已经是官,不再是吏。他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见财起意,想要捞一笔好处,但是毕竟也是因公殉职。

  “着镇江知府韩拙以朝廷殉公之名安葬,免赵诚一家二十年钱粮,另从方家之财里面补偿五百银币。将行凶者抓捕归案,按律审讯。至于方宝,就留他一命,让他回钱塘去。”

  杨章德一听,就明白了朱瞻基暂时没有动方宾的念头。这样他也知道了派人去西北监督方宾,不是为了防范方宾潜逃,只是为了监督他,不要因私废公,坏了大事。

  不同的目的,他就会派不同的人。

  加入朱瞻基想要对付方宾,他肯定要派能干一点的,能吃苦的人过去。

  但是现在相当于明着监督,督促,方宾为了活命,自然要多加笼络,这是一趟肥差。当然要派与他更亲近一点的,懂得识大局的人过去。

  杨章德离开,孙林又进来,他带来了一个消息,马琪疯了。

  因为孔家的事情与孔彦缙达成了默契,处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