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七章 移民规划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靖江王府,还剩十六家。加上朱高燧这个赵王,一共十七家。

  十七家亲王,他们之中又分出来了不少分支的郡王,但是他们内部的利益分配,宗人府不管,只负责监督和协调。

  在他们之下,公爵府可以分一万里,差不多也就是两千五百平方公里的一级土地,换成三等土地,还要增加两倍,也就是变成七千五百平方公里。

  在这片土地上,大明免征五年税赋,五年以后,视收益开始收税,不过也只是十抽一。与此同时,处于管理地位的亲王府,二十抽一。

  但是亲王府对地盘上的公爵,侯爵,伯爵等没有管理权限,他们只有百分之五的收益,和名誉管理权。

  税收是按照,土地收益,养殖收益来计,这不包括土地上的矿产。所有的矿产,所有权属于朝廷,土地的主人负责开发,但是也只有四成收益,其他要交税。

  而且,他们只能挖矿,所有的提炼要交给朝廷,由当地的官员负责组建工坊,內监负责交易。

  另外,朝廷还要负责每一家的生产工具的提供,如果有矿,还要负责提供挖矿的工具。

  除了人,等于朝廷要承担其最开始的起步阶段的投入。

  这几百家勋贵,虽然每隔一级,地盘就要少一半,但是最少的伯爵,也能分几百里的土地,而这土地上的收益,大部分都是他们的。

  朝廷会用这些税收建立三级管理政府,一为总督府,负责整个南洲治安保护。

  然后还有十七个州府,负责每个王爷地盘上的各种管理。最后,是一个县治为主的最低级管理体系,负责当地的民生。

  文官管生产,农业,税赋,负责协调区域之间的矛盾,內监负责商业领域,控制进出口。然后海军直属总督府,以各大港口为基地,负责维护秩序。

  值得一提的是,南洲并没有陆军。因为这片土地没有外敌,仅有几十万土著,也根本不可能是大明人的对手。

  各大王府除了每家可以从大明带去一支三千人的护卫,整个南洲没有了任何军事力量。

  而且,朝廷也下了死命令,严禁任何王府发展自己的势力,护卫人数不能超过三千。

  这也是为了防止以后各大王府做大,有自立之心。

  为了让南洲得到最大化的开发,还不得到破坏,朱瞻基推出了南洲开发指南一书。

  南洲除了南方和东部的少数地区种植粮食,实行粮食自给自足之外,大部分区域都划成了牧场。

  在这份开发指南里面,明确提出了将南洲建设成为大明的军马基地,羊毛基地,矿产基地。

  而且还首次提出了土地荒漠化概念,并且要求在西北一带,也实行保护草场的思路。

  如今的大明不是原本的大明,南洋的粮食一直源源不断地往内地运,粮食是不缺的。

  因为不缺粮食,造成了粮价低廉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