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六章 选址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乃利国利民之举,只是只言片语不足为据,尚请陛下召殿下祥问,以免传言曲解殿下之意。”

  朱棣笑道:“他今日去大江公干,待他天黑回宫,朕自会相问。”

  这话就等于是朱棣抛开了诸臣,不当他们的面问,自然也是有保护朱瞻基的意思。

  其他人一听,也明白了朱棣的心意,转而又都开始夸起了朱瞻基。

  沿着清凉门出城,过河,众人先来到了秦淮河的入江口。

  这里河滩淤泥深厚,地势低洼,朱瞻基只是一看,就不认为这里适合建设工厂。

  宋礼对河道,土质的了解更是远超朱瞻基,也直接否定了在这里架设水车。

  众人沿着河道继续向上,江心出现了一座大岛,这也是应天府著名的江心岛。

  长江在这里被分成了两条河,岛北侧是主河道,南侧与江岸之间形成了一条长约三十里的夹江。

  夹江水流不是太急,但是水量也不小。选了一处岸基牢固的江堤,宋礼让人在水中安装了几处测力水车,并且让人用木板船测试了水速。

  虽然这些方法简单,但是也能估算出大致的水速和水力。

  而吴中则带领了一帮人认真研究了江堤各处的地基,地势,确定哪里最适合建设工厂。

  这种测试比较费时,费力,想要得出精确结果,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确定好的。

  朱瞻基站在江边,看着这六百年前的长江,心中一时之间也感叹万千,倍感孤寂。

  这个时空也不知道与原来的时空是一致的吗?他做的这些事,会影响到原来的时空吗?

  恐怕不能。

  不过不管哪个时空,每个人都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能够留下自己存在的痕迹,就足够了。

  除了水车动力的工厂,朱瞻基也考虑过发明电力。

  上初中的时候,他就做过实验,用两块磁铁,加上一些铜线,转动的时候,就能出现电,甚至还能点亮小灯泡。

  而如果利用水车的原理,带动一个大型的转子,也是有可能发电的。

  不过,这个更难,因为绝缘铜线,绝对不是现在的科技水平能做出来的。

  他也不懂做铜线,在冶炼水平还没有达到更成熟的阶段,电力还要等一段时间。

  获取了各种了数据之后,一行人又反转回城,在回城的路上,就没有再讨论建设工厂的事宜了,朱瞻基跟宋礼和吴中详细谈了一下,他要建设科研所,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工部的官吏或许还有差额,但是工匠绝对不缺。

  整个工部,有着全国各处的各种工匠的名册,不管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最简单的就是按照名册挑选就好了。

  这件事他也不准备一手操办,而且这种事,他出面也不一定能比其他人出面更好。

  所以工部派了两个员外郎,四个主事,八个司务来帮朱瞻基挑选人员。

  朱瞻基也派出了以金阔为首的十几个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