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一章:装备与俘虏(新书求围观)_抗日之超级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俊哲同日本人在洮南抓狂的时候,马铮也在寨子里心烦!

  没错,就是心烦!

  虽说这次部队打了胜仗,钱粮以及兵员、装备全都有了,但问题是这武器装备的情况有些令人糟心。

  此战马铮等人共在周家缴获各式步枪384支、手枪122支、轻机枪6挺、重机枪4挺,子弹十几万发,手榴弹五百多枚,另外还有战马四五百匹。

  按道理说这些装备足够马铮将寨子里所有的人都武装起来了,包括那些像过家家一样的童子军!

  只是当马铮亲自查看了这些武器装备之后,眉头就皱了起来!

  枪是有不少,但是这型号实在是令人眼花缭乱,单步枪就有中正式、三八式、辽十三年式步枪、汉阳造、巩造九八式步枪、英七七、莫辛-纳干m1891/30步枪8个型号。

  想想看,一共不到四百支步枪,竟然有8种型号,这样的枪械补充到部队的话,说是万国牌也不为过吧!

  步枪是这样,机枪同样如此!

  由于眼下国内机枪的产量有限,因此很大一部分需要进口,所以一共没有几挺轻重机枪也分成了多个型号。

  这五花八门的枪械,各国产地都有,到底给部队装备哪一种枪械成了困扰马铮的一大问题。

  在一般人看来,有枪用就不错了,管它那里产的!

  这不过是非专业人士的看法,真正当过兵打过仗的人就知道,统一型号的武器装备对部队战斗力的影响有多大。

  抗战时期国军战斗力之所以弱,开战之初两百万部队被日军二十万人打的丢盔弃甲,除了国力的巨大差距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武器装备口径大小不一,后勤压力大,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当时中国军队的武器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这是由于民国成立之初,政出多门,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

  各地军阀各有武器采购来源,自制武器更是无个制式标准,工业加工能力也各不相同,就是同一型号的枪械,各地生产出来的也是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各地军阀根据自身情况对所产枪械做的改造,导致即使同一型号的枪械,各地生产的在零配件与弹药方面也不能通用的局面。

  如果进行细分的话,仅步枪一项中国军队就有上百个品种,一种型号的步枪就可能有10几个不能通用的变种,这样的情况导致,国民政府自身都无法准确统计出各地到底装备有多少种枪械火炮。

  最终1930年国民政府在忍无可忍之下开始了军备整顿,提倡用统一制式武器取代各种杂乱武器。

  但限于国力,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军备的统一,在军备整编后,中国军队仍装备杂乱,光步枪就有4个不同口径。

  而且即使口径相同的步枪,弹药也未必能通用,这就在后勤保障方面成了噩梦,军队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