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顾忌_一路青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飞扬的先见之明,抢在沈国生任职明确前对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人事进行了安排,这样一来,就算沈国生到任以后,短期内也很难对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班子进行大的调整。

  “是啊。沈秘书长毕竟在tuan中央工作过,眼界肯定不同常人。”冼超闻笑了笑:“就是不知道沈秘书长对海州船舶工业集团以及海州船舶产业的发展路线是什么看法。”

  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大家最担心的就是领导对现在的政策有不同的想法,在华夏国现在这种长官意志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情况下,换一个领导就会换一个想法和政策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沈秘书长曾经说过一句话,叫作顺势而为。”包飞扬看了看冼超闻:“其实,放在整个历史大势中,我们每个人能够作为的都非常有限,顺势而为。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冼超闻若有所思地看了包飞扬一眼,顺势而为这句话的内涵非常丰富,既可以理解成海州的形势已成,就算沈国生是一把手。也不可能逆势而为,毕竟海州的发展如果出现问题,沈国生这个新任的一把手肯定难辞其咎。

  另外也可以理解成沈国生作为一把手,肯定掌握了大势,他们就算现在手上掌握了很多资源,但是也不能够跟一把手对着干。还是要遵从大势。

  冼超闻觉得,包飞扬的话里这两层意思都有。

  冼超闻与包飞扬接触的时间比较早,甚至比薛绍华更早,他对包飞扬的政治智慧有非常清楚的认识,知道包飞扬不但有背景、有办法,在政治上也不是菜鸟,而是非常成熟。

  他点了点头:“确实,海州船舶工业产业链的大势已成,我们现在要做的,也只是将各项工作做扎实,希望我们现在种下去的种子尽早开花结果。”

  “不过对临港经济开发区、对海州来说,只能说刚刚起步。”冼超闻叹了口气说道:“薛书记一直想要争取石油总公司在海州上炼化项目,听说上一次去燕京,刚刚有些头绪,现在却要离开,也不知道这个项目还能不能够继续下去。”

  包飞扬道:“是啊,薛书记的离开对海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我们也只有继续努力,将薛书记想做但还没有来得及做好的事情继续做下去。我想薛书记到了省里以后,也不会忘记我们海州,对海州来说,省里有薛书记帮忙,有些事情说不定会更好办。”

  “对,飞扬你这句话说的好,有些事情我们总不能够半途而废。”冼超闻终于精神一振:“薛书记去了省里,我们也算是在省里有了靠山,对海州来说,这也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包飞扬和冼超闻相视一笑,两个人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

  对冼超闻来说,他在省里没有强力的靠山,哪怕是王跃伟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