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86章 东沙岛的优势和劣势_一路青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一分为二,继续以船舶总公司为基础,整合全国的力量,形成一家全国性的龙头企业,岂不是更好?

  不过也有人认为,有竞争才有发展,如果整合成一家公司,与原来的船舶总公司时代并没有什么不同,在内部没有竞争,外部又竞争不过的情况下,这剩下来的一家船舶集团依然可能走上船舶总公司的老路,所以最终中央还是选择了一分为二,组建两家企业集团的改组方式。而且不仅仅是船舶总公司这样做,原来的五大军工总公司,全部采用了这样的模式,组建了十大集团公司。

  陈奇林就是这一路线的支持者。

  在当初的争论中,有人认为华国的造船企业本就不强,如果在拆分,那么就更不是日韩造船企业的对手。而陈奇林则认为,就算一分为二,华国的资源也比韩国更多,既然一个小小的韩国都能扶持出几大世界级的造船企业,那么华国没有理由只能够扶持一家,华国也完全可以扶持两家企业集团,并让两大企业集团都成为世界级的造船企业。

  虽然还没有正式拆分挂牌,不过陈奇林已经受命以江南船舶为核心,组建两大集团之一的华船重工。华船重工成立以后,陈奇林将担任华船重工的总经理。而他能够担任这个职位,除了既往的资历,也与他当初喊出来的要将华船重工打造成世界级的造船企业有关。

  陈奇林四十出头,在副部这个级别上,堪称是少壮派。他曾经多次表态,华国的造船企业,没有理由干不过日韩,尤其是对船舶总公司的造船能力,旗下那么多企业加起来,产量只能排到韩国第五,陈奇林多次表达了不满和不甘。

  相比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韩国的经济体量和发展程度还远远不如。如果说赶超日本,对这个时候的华国来说,还是有点不切实际,那么堂堂的中华帝国,现在连小小的韩国都比不上的话,那确实有点让人不甘心。

  由于陈奇林多次说过要赶超韩国造船业,甚至在这次受命组建华船重工,接受上级谈话的时候,上级也提到了这个问题,陈奇林更是拍着胸脯做出保证,这几乎已经成为他的就职保证了,所以在江南船舶迁建这个问题上,陈奇林才会提出对标巍山的标准。

  当然,陈奇林也很清楚,华国造船业跟韩国造船业之间的差距还非常大。即将挂牌的华船重工综合实力放到韩国连前五都排不上,这还是因为韩国造船的集中度非常高,前五大造船企业基本囊括了韩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造船能力,前五名之外的造船企业基本上已经无足轻重了。

  所以陈奇林也没有指望华船重工马上就能跟韩国的大宇重工、现代重工的造船能力抗衡,但这个决心还是要有的!总不能让他刚刚在领导那边做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