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八十二章 崔氏的骄傲一钱不值_书剑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朝太祖有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斗

  争是一门艺术,当斗争双方的力量差距不大的时候,斗争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斗

  争双方差距大的话,那就不叫斗争了,那叫碾压。就像大唐对高昌,大军开过去,亡其国,毁其苗,断其根。这个世界是不讲理的,这个世界还是讲道理的。崔

  寅看见李诚的时候,很自觉的站了起来,或者说每一次站在李诚对面时,感受都不一样。从最初的还算重视,到现在需要仰视,这过程有点虐心,因为时间太短了。短短两三年,李诚就敢于在庙堂上找群臣探讨一下府兵制的问题了。如

  果非要让崔寅总结一下面对李诚时的心路历程,崔寅给出的结论应该是:此君行事飘忽,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李诚做事,完全没有套路。仔细回想,可不就是这样么?最初觉得他会在文坛上大放异彩,领袖群伦。没

  曾想人家根本就没打算混文坛,掉头去种地了。种地就种地呗,玉米、番薯、土豆、棉花、烟草,这些东西简直反人类。关中历来就不是个产粮的地方,随着玉米、土豆、番薯的大面积推广,粮食问题基本自给自足了。

  种地的同时,人家还是继续玩出了新花样,开酒楼,赚大钱。写话本,赚大钱,一份《长安风》杂志,引领文坛风骚,阵地居然还在李诚手里。这不是重点,画直线,敲黑板,重点是雕版印刷术。印刷术的出现,直接让长安无数靠抄书为生的学子失业。

  对于抄书学子来说是可恨的事情,但是对于天下的莘莘学子来说,印刷术的出现,何其幸也。书,不在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了。当今陛下责成少府监的作坊,开足马力,把皇家藏书里的书,能印的书都印出来。

  形象的比喻应该是这样的,李诚给皇帝递过去一把锄头,然后皇帝猛挥锄头,一点一点的挖门阀士族的根。为什么宋以后没有了门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印刷术的出现,没有了知识垄断,就没有了门阀的土壤。然

  而,即便是出现了印刷术,读书人相比于全国的人口来说,还是很少很少。

  崔寅的心情很复杂,不知道怎么开口说话,最终只能是身为长辈,主动上前抱手:“自成回来了。”李诚对崔寅的感官还是不错的,毕竟他有自己的苦衷。世家大族里头的事情,太过复杂,要在这种复杂的生存环境里求存,很难!“

  见过六叔!”李诚还算是客气,没有翻脸的意思。崔芊芊彻底的松了一口气,曾几何时,可以作为她最大靠山的家族,现在成了她最大的累赘。说起来,真是可笑。崔氏女啊!整个大唐最不愁嫁的崔氏女。“

  六叔与郎君叙话,妾身去准备酒席。”崔芊芊起身告退,她还是喜欢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