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中)_倾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后常年把持朝政,甚至成为阻碍新皇执政的眼中钉、肉中刺。

  足可见只要能够得到少傅的身份,而或者自家子孙得到伴读的身份,都代表着皇帝无与伦比的信任和家族未来的辉煌。

  而且一向少傅和伴读位置的选择,都是皇家向朝中重臣以及对朝廷统治有很大影响力的世家们的一个妥协,他们保证皇权的平稳过渡,而皇家也保证他们后代的荣华富贵。

  所以很多人在之前就多有猜测,叶应武说不定会借助这个机会向世家示好,毕竟现在大明南北战火如荼,根本容不得世家再继续在国内搅得天翻地覆,所以对于叶应武来说,如果此时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来向世家示好,甚至双方趁着这个机会的话谈判达成和解,那么这已经汹涌滚动了太久的暗流,就终于可以平息了,哪怕是最后也没有分出来胜负,但是至少大家现在可以松一口气。

  而似乎世家也有这个想法和期待,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和叶应武大战一场,就算是侥幸获胜,以元气大伤来换取叶应武的退步,可不是什么划算的事情。世家能够运转,不在于其代有才人出――即使对于一个家族来说这也很难做到,而在于其能够在一代一代的延续之中维持自己的地位,维持自己的实力。

  世家的实力是几代人用数百年积攒起来的,如果和叶应武这等直二愣子脾气的皇帝陛下直接冲突的话,损失肯定小不了,很有可能世家几代人的努力都将化为乌有,所以那些世家也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对于叶应武的态度还有期待。

  不过很显然叶应武在大朝会刚开始就给予世家一个再准确不过的答复,想要和谈,没门。

  这是一场虽然没有硝烟,但是同样残酷的斗争,而斗争的根本,就是为了争夺这天下真正的话语权。

  叶应武是依靠军队起家的,其称王称霸的过程实际上有些类似于唐末的藩镇,和前宋的开国过程差不多,可以说并没有得到世家太多的支持,因此实际上世家并没有在朝廷中扮演多少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世家咬着牙必须要和朝廷一较高下的原因,简而言之就是想要凭借叶应武的让步而一脚踏入朝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世家的延续和生存。

  否则以他们以往墙头草的性格,当然不会如此轻率的去和朝廷如此大张旗鼓的动手。

  叶应武刚刚说完,文天祥便不慌不忙的站出来,朗声说道:“启禀陛下,臣举荐翰林院大学士刘辰翁,刘相公出身白鹭洲书院,师承前朝江相公和欧阳山长,学富五车、文采斐然,藏经纶于胸腹,怀大志于心中,坐则有煮茶论道之才,站则有指点江山之能,自执掌翰林院以来,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此为实所共鉴,故臣以为,以刘相公为少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