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千两百零七章 舆论热点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化解才是。

  好比以往大家都嘲笑程颐谏折柳如何如何迂腐,但程夫子复生,当面告诉你一句,那是约束皇帝的,你一个老百姓我才懒得说呢。

  当然这话肯定有逻辑上的漏洞,但为辩而辩不合林延潮现在身份,何况他为什么要辩。

  林延潮认真思考后回信给邹元标。

  古礼三百,威仪三千,刑亦正刑三百,邹兄所言‘慎刑繁礼’,正合于圣人制礼之道。

  马屁拍完,林延潮就开始反驳了其大意是。

  礼不下庶人的意思,并非是庶人可以不知礼,而是当先以礼法教化庶人,知礼后方能约礼。

  至于刑不上大夫,也不是保持尊卑,而是轻易苛刑于上,这样无人敢于任事。

  辩论到这里,林延潮又写到,

  圣人曾言,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由是可知,十世之礼,可损益,百世之礼,可损益。

  周公制礼乐时,犹恐‘君子耻其言而不见从,耻其行而不见随’,而今已去两千载,我辈动则法古则后于时,动则修今则塞于世。

  这里林延潮引用孔子的话来辩论,邹元标说礼不可变。

  但孔子说过,殷礼从夏礼而来,但有所损益,周礼从殷礼而来,但有所损益。由此可知十世百世以后的礼,虽说相承袭,但也是可损益的。

  周公当年制礼乐时,仍担心君子不会跟随,但现在去周公制周礼已两千年了,我们却仍信心满满守着周礼不变,法古就是落后于当下,拘泥现状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林延潮又写到,礼法非天降,非地生,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循循相因,无疑于固步自封。千百年来以降,代代皆是大争之世。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当如此,国亦当如此。

  林延潮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心底激荡不能平,信到最末他不由想起严复的天演论。

  又补了一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句话林延潮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写。

  这话放在动物身上,好比气候变冷,更强壮耐寒才会活下来,这是没错。

  但放在人上?怎么能轻易说一个人有用没用?

  古时身强力壮者为尊,但后来赢弱书生也可为官。

  再如残疾人,再如穷人,也用适者生存?

  残疾人中有霍金,穷人虽穷,却更有改变现状的迫切愿望,一旦遇到机遇也会翻身。

  盛世百年让大大夫们缺乏忧患意识,从上到下只想着如何搞平衡,这样沉睡的雄狮不抽几个鞭子是决计醒不来的。

  所以这句话正确也不正确一样,放在当下还是正确。林延潮尽管知道此言争议很大,但仍是写在给邹元标的信中。

  二人都是同意将书信示于学生,所以书信内容由门下的讨论,传播了出去。

  在万历十九年这个年份,在明帝国的东方,丰臣秀吉已是矢志讨伐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